当香港走过由乱及治的路程后,由治及兴的步伐率先由外国银行迈出。一些全球银行、基金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表示,他们正加紧在香港招聘员工,这表明,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市场的“金融门户”的重要性,超过了对香港监管收紧的担忧。
他们都在扩大香港团队
高盛集团、花旗集团、瑞银集团和其他银行今年都在香港招聘数百人,大大增加了他们现有的员工队伍。例如,花旗集团表示,将增加1500名员工,包括2021年增加员工人数和更换员工人数,这个数字将是一年前招聘人数的两倍。
高盛发言人表示,该行在大中华区拥有约2000人,预计今年在香港的招聘人数将增长20%。香港市场监管机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EC)在其网站上的数据显示,其为参与资产管理、证券和其他金融活动的人士发放的牌照数量有所回升。
与9个月前相比,3月底发放的许可证总数上升了1.7%,略低于201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花旗亚太区法人银行行长卡里姆·里兹维(Kaleem Rizvi)表示:“香港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它仍将是我们许多本地和全球客户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口。”
六位银行家、招聘人员和其他行业高管表示,去年,因修例风波和新冠疫情的发生,许多金融公司放慢了招聘速度。但现在,一些主要参与者增加的招聘计划表明,他们愿意承担政治风险。
太盟投资集团PA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单伟建(Weijian Shan)表示:"与2019年相比,我与交谈过的商界人士都对于现在的和平与稳定表示欢迎。
通过“金融门户”接近中国
有海外的银行家和其他金融服务专业人士表示,在香港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密切关系及其带来的业务。
2021年第一季度,通过连接香港与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股票互联互通机制的资金流量升至历史新高。
Refinitiv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大多来自中国内地的公司通过在香港上市融资的资金,比过去4年同期的总和还要多。大中华地区的并购交易是2018年以来最高的。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松桥投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安东尼·法索(Anthony Fasso)表示,香港正在适应新的现实。法索说:“我们相信,香港仍将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城市,是全球最大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系之一。”
在港招聘热潮
一位发言人说,除了高盛和花旗集团之外,瑞士银行瑞银在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里雇佣了200名员工,其中包括20名新的全职员工,而上一财年只有7名。
在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里,该银行接收了100名承包商和80名毕业生。这是10多年来加入瑞银的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次。该银行在香港拥有2500名员工。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表示,计划今年在香港增加400名员工,这是其未来5年在该地区招聘5000名亚洲财富管理人员的计划中的一部分。
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行政总裁Lok Yim表示,这家德国银行还计划进行进一步的战略招聘, 此前第一季度是多年来最强劲的一个季度。香港招聘公司米高蒲志的区域总监Olga Yung表示:"我们现在的忙碌程度可能是去年年底的两到三倍。"
去年在港营运的内地和海外企业共有超过9000家,其中1500间是地区总部,各地企业对香港营运环境的信心之强显而易见。
据IHS Markit早前公布数据,香港5月采购经理指数(PMI)由4月的50.3跳升至52.5,显示营商环境连续第4个月好转,数字更是2014年2月以来逾7年的高位。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数据是反映香港营商环境逐步好转,以及商界对前景乐观的态度。
仍受艺术的青睐
在香港复活的还有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简称ABHK)香港展会自2013年每年举行,去年线下实体展会因政治动荡和新冠疫情而取消,今年满血复活,载誉而归。
受疫情影响,今年参展的海外藏家较往年减少,但香港巴塞尔亚洲总监黄雅君(Adeline Ooi)表示,即使ABHK只有香港居民可以参加,也肯定会继续进行。
今年,巴塞尔艺术展的主办单位因应疫情做出了不同的尝试,包括为无法派员到场的艺廊安排卫星展位,并推出首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现场”的数码项目,通过网上展厅、虚拟导览、直播活动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线上亲临展会现场。
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吸引了236家艺廊参与,更于七天内吸引了超过25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浏览。
巴塞尔艺术展在开展期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前往展览中心进行参观。同期,已有29年历史的法国五月艺术节在中环顺利开幕举办。加上国家杯场地单车赛的成功举办,都证明了香港有能力在疫情下安全地举办大型活动。
日前,林郑月娥在网上研讨会上与内地和海外艺廊代表会面,介绍香港作为国际艺术文化枢纽的竞争优势,并指出目前是他们来港扩张发展的最佳时机。
林郑月娥(中)出席网上研讨会,向内地和海外艺廊代表介绍香港作为国际艺术文化枢纽的优势,欢迎他们来港发展未来可期
香港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大都市,实行简单税制,不向艺术品征收关税、增值税或遗产税;公众享有表达自由;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健全,亦能为收藏夹提供全面的私人财富管理服务,为艺术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上佳的环境,这也是推动香港发展为全球主要艺术品交易中心的重要条件。
不管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金融门户”,还是多元化的艺术中心,香港在亚洲经济文化发展中仍然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丰富港人的生活,亦能为香港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注入活力,同时,多家海外金融机构仍然看好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政府的支持,香港依旧是那颗耀眼的东方之珠,甚至变得更加璀璨。
经过香港国安法的颁行和完善选举制度刊宪,香港社会秩序恢复,民众正在向经济民生和文化生活聚焦。坚如磐石的法治,更加稳健的“一国两制”实践,与中国内地大市场零距离的地缘优势,都让世界各类企业看到香港的独特地位。他们正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快步进入东方明珠,试图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恢复和发展中搭上早班车。
(原标题《外国银行在香港突然增加人手,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