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 | 看他们如何安放孩子的小饭桌

见习记者 方慕冰 实习生 陈敏/文 刘羽洁/图
2016-09-27 05:27
摘要

每逢9月新学期伊始,孩子的午托就让家长头疼。为此,梅林街道探索“梅林模式”,挖掘社区公共资源、引入社会组织,让两者有机对接。

每逢9月新学期伊始,孩子的午托就让家长头疼。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有113万,学校能解决的午托数仅为13万左右,这意味着有近百万中小学生的午托需要在校外解决,或者回家、或者就近午托机构。而全市持有合法执证照的午托机构仅175家,其中福田区仅7家。由于持有牌证的合法午托机构总体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午托市场的刚需,遍地开花的“黑”午托让负有“日常监管”责任的街道一级执法头痛不已,几乎天天上演“猫鼠游戏”。为此,梅林街道探索“梅林模式”,挖掘社区公共资源、引入社会组织,让两者有机对接,在释放民生服务的新红利、新优势的同时,引导各方利用市场机制逐步淘汰黑午托。

本期论坛聚焦这种被网友称为的“梅林模式”。探讨这种路径在实施中如何做好制度设计,如何做到既解决辖区居民希望提供的午托诉求,又能打击“黑”午托的存在,更能综合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率,达到“三赢”;在全市复制、推广的可行性有多大;未来的午托市场如何让立法跟上,让更多不规范的机构可以规范化成长。梅林街道在午托服务市场规范先行一步的做法,得到了现场网友的点赞,呼吁深圳的午托市场能够尽快规范起来,让孩子们真正受益。

DSC_4060

嘉宾热烈讨论,从左至右分别是张春莲、王利光、董姗、刘丽华、周林刚、秦建新、胡红生

主持人:刘丽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嘉宾:

周林刚  深圳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董  姗  福田区政协委员、梅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秦建新  福田区政协委员、福田区梅林中学特长教育处主任   

胡红生  福田区政协委员、福田区委党校副教授   

王利光  福田区乾玺梅林午托中心负责人   

张春莲  梅丽小学学生家长、午托中心家长委会主任

无证午托监管难 尝试盘活社区资源

1

网友326:“在梅林一村,几乎每一栋楼里都有‘黑’午托”。他说的是你们的辖区吗,真的吗,针对“黑”午托你们怎么监管?

董姗:“黑”午托是群众给它们的标签,我们基层执法单位称之为无证午托。梅林街道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多,孩子很多,学校也比较多。按照09年的管理办法规定,对基层无证午托的监管由街道执法队负责。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较大,因为一方面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我们在查处无证午托的时候,尝试过查封扣押经营器具,但收走了桌椅板凳这些,正在受托的孩子就没有人管。全靠打击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我们想,政府能不能支持建一些有资质的午托机构,通过竞争,让无证午托慢慢退出市场。

刘丽华:很多网友为你们积极作为点赞,看来也有不得已的一面,执法的频率确实比较高。基层的可用资源如何支撑你们做这个探索?

董姗:近些年来,基层资源的配制越来越丰富。我们街道把辖区居民最迫切的、最热切希望解决的事情,作为民生实事来看待,午托就是。在选择午托机构的地点时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第一,社区公共资源符合消防要求;第二,距离学校很近;第三,学校周边有午托市场。像梅林一村作为一个社区,配备了不少于300平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图书馆和其他公共资源。政府计划将这262平米建成一个青少年活动阵地。上午11点前给学龄前的孩子和父母作亲子阅读阵地。中午11点到下午2点用作午托场所,下午4:30以前做妇女培训和亲子培训的场地,4:30之后作为学校存在。这里由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和水电,在不同时段满足不同的需求,这是空间共享公益计划。

周林刚:深圳市一半的社区我都去过,社区大小不一,资源差异化也很大。资源的利用基于基层工作的重点,比如养老问题。他们的做法确实看到了改革者要有动力。

秦建新:这样,让公共资源发挥了最大效能和效率,我也点赞。

周林刚:午托是否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跟价格紧密相关。随着政府公共财政的蛋糕越来越大,原来有些非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项目也慢慢纳入其中,能够激活公共资源、存量资源,政府跟市场、社会组织合作,是理论上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梅林的探索是有意义的。

DSC_4010

围观“梅林模式” 政府兜底引入午托服务

网友:给你们的探索贴了一个标签:“梅林模式”,这个模式是怎么做的?

董姗:我们的思路是“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加强监管、保障安全”,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可用于解决这个难题的各种资源,做了两种模式的探索:第一种是政府把梅丽小学附近街道的文化站免费拿出来,按照消防安全要求改造成午托场所,引入一家有证的午托机构进行运营。这是一个三角形的管理模式,它的角色平台发起者是基层党委居委会,执行者是有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家长监督委员会负责具体监督整个过程。今年9月1日已经运营了,反馈效果不错。第二种是我们找到那些硬件合格的无证午托机构,尝试对他的场地进行消防改造,引导他们进入午托市场,推行商业化的午托模式。

网友:梅林街道的做法挺新鲜,那政府在中间扮演什么角色?这样下来价格会不会比私人办午托的低,怎么招标的?

王利光:对于我们正规资质的机构来说,我们最困难的是租金和地段问题,梅林街道提供了免费的平台,降低了成本。周边十多所家庭式托管机构的价格是每月500元左右,鉴于公益性的要求,我们最终定下来的价格是每四周296元。

刘丽华:价钱低又管理得好,哪些孩子可以进去呢?你们在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如何考虑公平公正问题?比如说现在有50个位置,可能500个孩子都在申请,怎么办?

王利光:我们考虑的是就近原则,主要的托管对象是梅丽小学的学生,选择标准是结合学校和街道给出的名单筛选出家庭相对比较困难的孩子,优先考虑。由于困难很难量化,所以只能看实际情况,比如家里父母有残疾,或者父母双职工、单亲家庭等等。

秦建新:这种做法体现了政府的兜底政策,有更高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追求更好的服务。我们政府的重点在兜底,但也要做得细致一点,免得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刘丽华: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是什么?怎么进行监督的?

张春莲:我们家委会有三个成员,负责监督。平常大家会轮流来,每天问孩子们有没有吃饱等问题,我们以后会更加关注餐饮安全等问题。

胡红生:我建议越是这样得机构越要聘请有午托经验人员。很多无证午托机构里的从业人员都有非常丰富的午托管理经验,他们有完整的制度,包括接送制度,点名制度,睡觉制度,家长沟通交流制度等,能有效保障安全问题。

DSC_4014

 

 加强行业自律 洗白“黑”午托

网友:深圳有证的午托机构有175家,可是福田区才6、7家,有很多无证午托机构,因为在消防要求上没有两个门拿不到合法的牌证,其他都达标,他们也希望纳入管理。怎么让更多的无证午托机构浮出水面?

胡红生:“梅林模式”是否能够复制,取决于两点。第一,政府的定位应该以引导为主。第二,在政府引导过程中,要鼓励多方力量参与,把无证午托中口碑比较好又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纳入到规范管理中。目前梅林街道做得最好的一点是先立后破,先创造出一个规范的模式,再打击这些“黑”午托。如果直接打击,是堵不住的,因为潜在的需求存在。只有疏通路径,才能解决问题。

周林刚:午托市场需求旺盛,客观上的消防要求又很难达到,核心问题在政府怎么引导。我希望将来的引导更多靠市场力量,从制度建设,规范建设,机构的能力建设这些方面解决问题。

胡红生:面对现状中的午托,全社会都比较为难的局面是有资质机构有难处,无证午托很无奈。无证午托现在最困难的是消防问题,其实配备食堂做饭的午托机构才有消防隐患。如果采用配餐制,消防条件是可以降低一点的,很多无证午托也就能申请到资质了,建议我们在立法中应该有更细化的管理办法,不要搞一刀切。

刘丽华:公安部门2014年11月对消防安全备案有一个新的规定,投资额在30万以下或场所面积在300平米以下可以不做消防备案。对配餐制的午托机构在消防上能不能区别对待,或出台细则、或立法的方式调整会不会更好?

胡红生:这是大家都希望达成的目标。刚起步的时候,政府可以从监管层面调整政策,让民政、教育、市场监管多方共同成立一个午托管理的综合办公室,让专业人士参与,出台一些符合实际的措施。

周林刚:一味依赖政府的思维模式要转变,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发展整个行业,需要行业调整自身的规范,进行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管,这个行业才能够越来越规范。

刘丽华:据我们了解,深圳还没有午托机构的行业协会成立,是吗?

王利光:是的,我们真的希望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做大做强。 

2

需求和市场多层次对接 “四个一点”破解午托难

周林刚:午托一定要意识到政府只是引导,要发挥市场作用,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最非常发达的地方,我们要做好这个探索。

王利光:教授说得是。多样化的市场才有生命力,不是任何单独一方就可以把市场做好。我以前从事家庭式午托长达九年时间,后来才取得合法的资质,这个过程也比较艰辛。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有信心也有经验把午间托管做好,也希望更多的街道能像像梅林这样提供资源,给民办企业家信心。

董姗:一家机构不可能把整个市场做起来,需求多层次和供给多层次对接起来,某种意义上能化解午托难题:家里有爷爷奶奶或者阿姨的,可以家里解决“一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解决,比如益强、丽园里面都有午托,学校解决“一点”,政府提供场地,办半公益性质的午托机构,解决困难家庭的午托问题,政府解决“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更多有资质的商业机构涌现出来,吸收无证机构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社会一起办好解决“一点”。四个“一点”,一起来解决。

秦建新:我非常赞同,其实午托的概念应该是多层次的。午托不是教育问题,更像家政问题。中午孩子放学了,没地方去,需要一个地方。不同的孩子需求不一样,有的需要照管小孩,不一定需要睡觉,只用有个地方吃饭和休息,父母就放心了。还有更高的需求,有床可以睡觉,或者是辅导作业等等。需求不一样,门槛也应该不同。一定要明确午托的不同需求,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网友:在中国最市场化的城市,午托却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责任在哪儿?梅林街道勇于探索,让这个事情有了他们得解题方式,网友再问这个难题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破解吗?梅林的模式怎么走得更顺、更远?

董姗:从两个方面可以走得更好,第一,场地更丰富化,整合化。第二,对政府和机构合作的午托更规范化管理,我们打算未来做一个积分体系,和学校对接,主要是针对困难学生。家庭条件尚可的学生尽量去商业化的午托。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局大力支持这个项目。家委会选定监管餐饮单位后,市监安分局立刻到饭堂检查食品安全,消防部门也会每个月到午托机构进行检查,有任何问题,立刻整改。我们在路上,在实践着。

刘丽华:监管一间午托机构相对容易,但如果以后扩大到福田区,甚至全市,不同区属地的相关部门都要这样。基层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没有制度设计?是不是要形成真正的模式和制度?

董姗:我们有基层运作的机制,基层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强。市场的走向是一方面,集中引导社会资源也很重要,这几方面缺一不可。市民更理解,家委会在监督方面起到更大作用,我对破解这个难题还是很乐观的。

周林刚:首先是制度供给的问题,接下来是场地问题,资源问题如何能解决。如何在深圳做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何利用特区立法权,在基层民生问题上,消防、安全等等做一些调整。第二,政府起引导、示范作用,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黑”午托不具备消防资质,更主要可能还是服务不规范,或者说服务品质没有保障。在这种模式引导下,某一家机构达到规范标准,它的示范性作用就彰显出来了。“梅林”探索的价值就正在这里凸显。

秦建新:是的,第一要建设一个小政府大社会。在往前推进的过程中,政府要学会放手,“梅林模式”才能得到复制和逐步推广。第二要开辟第二战场,引导并激发其他机构参与进来,才能解决整个梅林片区的午托问题。梅林片区现在有很多家庭式的午托,可以考虑如何把他们引导向更安全、更规范、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方向。家庭作坊式的午托机构的标准,不能和现在有资质的同一而论。午托制度要更新。3

现场关注:

选择更安全的食材来源,家长参与监督

刘丽华:午托问题中,今天大家都聚焦在消防问题上,其实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孩子在午托吃得什么,吃得安全不安全。我们怎么能保证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现场听众:我是深粮集团的,我们有专门的粮油基地,有建设、生产、服务一体的供应链,现在承担着深圳一些大型机关单位食堂的食材供应。午托机构可以选择我们的食材,期待家长去我们的基地考察,我们深粮可以成为午托厨房安全、贴心的管家。

周林刚:家长委员会参与日常监管比较好。任何改革要突破既有的框架才能往前走,尤其消防、食品监管等等一系列制度。我们通过“梅林”这样的案例,一起想办法,包括今天这样头脑风暴的探讨,能够引起立法部门的关注,真正从民生角度,从立法角度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才能够长期推广。

网友帖摘

每年到开学这个时候就抓耳挠腮成孙猴子了,孩子小,不可能中午放出去,如果真的能像梅林街道这样,那太棒了。我是在南山的,这个模式能全市推吗?我们小区的星光老人中午挺空的,之前想过尝试,但没敢往深处想,毕竟我们说了不算呀。

——网友696

 最好有个平台,把条件亮出来,在全市公开招标,还一定要有家长的监督,因为孩子中午吃的去外面订购,谁提供的,咋把关的,这都是问题。不过,总算走了关键的一步,点个大大的赞。

——网友818

 这个难题要解决,必须降低办证门槛,把更多的午托机构纳入“正规军”,规范管起来,不管哪一级政府在这件事情都应该多引导而不是多打击,梅林的做法就挺好。

——网友402

编辑 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