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鹏带领下,考察组成员走进了此次活动的三家被评议单位。同样采取实地观摩、查阅资料、座谈了解的形式开展深圳市“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实地考察活动。
一直以来,青少年都是普法的重点人群。当天上午,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鹏带领评议团到的第一站是中澳实验学校。
考察组成员首先参观体验的是中澳模拟法庭。据悉,模拟法庭配备有智能庭审功能,通过这套系统实现庭审现场声音、画面和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录制和后台存储,并实现庭审的直播和点播。
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而探索如何教育未成年人从而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澳实验学校则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普法宣传活动,使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程序,并利用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增强学生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担任此次考察团成员的福田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科长丘娴芝认为,通过模拟法庭这种直观的体验形式能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普法。
随后,考察团与市教育局以及学校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市政协委员蒋雷对市教育局是如何开展防止未成年人违法和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工作这一方面,进行了提问。
市教育局代表刘文玲表示,市教育局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开设了专项整治小组。小组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推出了全新的校园欺凌整治方案,并将其写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当中。同时,市教育局联合各区学校积极开展远离校园欺凌专题活动,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法制日报社驻深圳记者站站长唐荣在会上也对模拟法庭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法治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模拟法庭活动也应当打破只有初中、高中学生参与的限制,让更多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加入到活动中去。
而对于市政协委员张斌问到的福田区教育局开创的“新雨计划”,刘文玲表示,这一举措是以“专业人士进校园”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通过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等法律工作者进校园开展法治活动,以讲座等方式为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法治教育。
会上,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海波表示,学校除了对学生普法以外还应对家长进行普法教育,同时还应当强调法律的亲和性,要让受众群体知道法律是保护民众权利的,而不仅仅是对违法者的惩戒。
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鹏表示,学校是厚植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也是建立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部门和校方一定要做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法环境。
考察团的第二站来到了位于南山区的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据介绍,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落实2017年9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合作框架协议书》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要决策部罟的具体体现。
同时,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是面向新能源与互联网两大产业,构建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导航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平台。参观后,考察团一行与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上,市政协委员张斌对市市场监管局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这一方面进行了相关提问。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生文表示,市市场监管局在对“谁执法谁普法”这一概念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执法人员从被动式的普法,变成了自觉进行普法。执法人员意识到,只有企业和社会民众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自觉地遵守法律,才能更好的执行执法工作。二是普法工作从“有”变成了“优”。黄生文表示,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创立“直播式”普法、市民报名参与执法过程等方式,将执法一线的情况展现给市民,在拉近市民与执法过程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增强了市民的参与感。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接下来将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去开展更加优质的普法工作。
此外,福田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科长丘娴芝问到,在部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侵权者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在面对这一情况时,市市场监管局是如何对其进行普法的?面对这一问题,黄生文表示,知识产权法是一部相较专业的法律,每一个行业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如何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普法工作,黄生文认为,首先需要做的是进行大众化的法治宣传教育,将知识产权这一概念传输给市民,令其对知识产权形成一个大致认知。再联合专业的机构和专业人士针对对应的知识面进行进一步的教育。
“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考察团最后一站来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
据介绍,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了立案登记区、信访功能区、社会服务区、公众自助及休息区、智慧法院体验区、法律文化展示区六大区域。
同时,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二十多项诉讼服务,集诉讼服务、诉讼辅助、法律文化展示、智慧法院互动体验于一体,在最大限度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同时也对群众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普法。
参观后,双方进行了座谈问答交流。
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黄翔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方面如何做好普法工作进行了提问。
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关处副处长翁茜表示,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工作方面,专门成立了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积极开展庭审直播活动,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和网络平台上设立直播通道,向市民公开司法工作。
市中级人民法院联络办也通过邀请法官进社区,为社区民众讲解法律知识和解答法律问题。此外,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建立了新媒体矩阵,并进行定期推送普法知识。
据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唐国林介绍,在普法工作方面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
线上通过新媒体矩阵进行普法教育工作,线下工作内容则主要包括法律咨询、案例评估软件、法院开放日活动、法官进校园活动。
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坚则表示,司法公开和普法工作的连接点在于,推行司法公开的过程,就是让参与诉讼的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对其应有权利的保障,这就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普法教育。
考察组成员蒋雷关注的则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庭审制度的有关情况。
关于这一问题,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干部处主任科员吴泽彬表示,今年8月,市中级人民法院配合市普法办组织了两次共百余名局处级领导干部旁听庭审,以生动的法治课堂普及法律知识,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此活动也是推动建立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制度化、常态化学法用法机制的有效举措。
至此,考察团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五个单位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开展情况的实地考察已结束。
编辑 周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