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爱笑爱吃爱玩爱生活,家住宝安石岩的黄惠艺刚从南海舰队退伍回家。
黄惠艺(左二)
两年前她还是新闻报道里的“宝安两朵金花”中的一朵,那时候她刚大学毕业,偶然的机会,她放弃安稳工作选择去当兵,从此开启自己的军旅之路......
挑战自己,开启从军路
一起训练一起活动一起吃饭,父亲给黄惠艺讲自己当时越战集训时的军旅故事深深感染了她,那种战友情和军人情怀让她萌生参军想法。
2014年大学刚毕业,22岁的黄惠艺选择了报名参军。“一是挑战自己,二是受父亲影响,没想到最后被录取了。深圳市那一年一共才录取了5个女兵,宝安区就2个,我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海军。”黄惠艺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作为宝安那一年仅有的两名女兵之一,黄惠艺被分到南海舰队服役。
军营里的别样青春值得珍惜回味
说起从军经历,黄惠艺觉得3个月的新兵连集训是最难忘的时光,也是她日后适应军营生活的基础。在那里,她真正体会什么叫“军队”,什么是“集体”,什么是“战友情”。
说起在新兵连的经历,她的眼里闪着光。
她回忆,当时集训是男女合训,所有女兵和男兵一样,并不会区别对待,同样的训练量,同样的训练强度,同样的训练难度,有时甚至会女兵和男兵就某个训练项目进行比赛。“有一次比赛,我们女兵甚至赢了男兵。”黄惠艺骄傲地说:“女兵并不比男兵差。”
也是在集训时,她真正体会父亲口中所说的“战友情”。有一次战术基础动作训练过程中,黄惠艺右手擦破一个口子,为了不影响训练,她当时忍着伤痛咬牙坚持训练。休息时,当有战友发现黄惠艺受伤流血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有的人给她递药,有人给她清理伤口包扎......大家围在她身边嘘寒问暖,在训练中流血不流泪的黄惠艺这时眼泪不禁流下来。“这种温暖和感动让我永生难忘”,黄惠艺说。
集训结束后,黄惠艺当了一名航空兵。集训时“不怕苦、不服输、不怕死”的九字精神贯穿她在南海舰队的兵役生涯。
在部队的两年里,因为工作保密性质,头一年几乎与外界处于失联状态,包括跟家人,没有一封通信,没有一个电话。后来终于可以与外界联系了,黄惠艺第一个电话打回了家。她在电话里跟妈妈说:“妈妈,我在部队很好,你不用担心。”这通电话总共时长不超过15分钟。
“也不是没有想念和不适应,但是部队有部队的纪律和规矩,是战友无微不至的关怀帮我挺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时光。”黄惠艺说。同大家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过节过生日,生病了相互陪伴相互照顾的生活以及战友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更大的家庭中,这让她克服了对家的思念。
人情味,战友情是黄惠艺最难割舍的军营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几个女生能有这样的军营生活体验,这是一辈子不后悔并值得回味的经历。”黄惠艺说。
“未来不急,慢慢来”
对于未来的打算,黄惠艺说:“想从事教育行业,做一名人民教师。因为教师和军人很相似,都包含了很多的奉献精神。”
对于即将面临的找工作问题,黄惠艺用的最多的词是“不急”,“慢慢来”。她说最重要的是心态,这是部队生活给她的最大财富。“刚毕业时我还很心浮气躁,但现在心态平和很多,遇到什么问题都能从容面对。”她坚信,即使是平凡的岗位也会有出彩的地方,即时再平凡的人,也能绽放自己的光彩。
90后,毕业生,女兵,这是她曾经的标签。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这是她现在的个签。
来源 宝安国防
见习编辑 古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