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全球部分主要央行宽松动作不断,债券市场却遭遇两年多来最显著调整,同时,股票等风险资产悄然走强。全球资金露出“弃债转股”的苗头。
分析人士认为,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表现此消彼长,揭示出风险偏好回升这个关键推手。另外,前期债券等避险资产涨幅太大,有透支嫌疑。当债市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股票相对变得诱人,在中长期内跑赢债券可能性较大。不过,基本面拐点信号还需等待。
一、宏观面
1、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离不开稳定的市场环境。当此之时,监管部门反复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确保改革在基本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这既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风险防范预案,更需要抓住市场预期向好的有利时机,强化预期管理。
2、到9月底,新增债券限额用完后,今年第四季度地方债发行会否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在逆周期调节加大力度的背景下,地方债“增发”预期不断升温。从近期各方透露的信息来看,利用部分提前下达的明年债务限额维持发债力度,将是可行的方案。
3、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财政部接连释放加快发行使用地方专项债的信号。据统计,截至9月16日,今年以来共发行了1000只地方债,金额合计达39830.79亿元,其中,9月1日-9月16日,发行13只地方债,金额合计85.4亿元。另外,9月16日,国家统计局透露,明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将在今年提前发行。
4、近期国常会提出把做好“六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强调要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以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内容除了聚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和促进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之外,市场对货币政策的相关表述尤为关注。
5、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统计显示,尽管8月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回落,但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整体运行平稳,基建投资增速企稳回升。总体来看,部分指标月度数据出现波动,并不影响经济总体平稳大趋势,中国经济韧性不断增强。
6、今日(17日)将迎来2650亿元MLF到期量,市场关注焦点在于,央行是否将对MLF续作以及操作利率如何。MLF操作利率是否变化将进一步影响实际贷款利率水平。全面降准昨日实施,给市场带来8000亿元长期资金。央行16日公告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二、中观面
1、降准实施首日资金面整体宽松,银行间利率和交易所利率分化。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2、一场围绕车险第三方网络平台业务展开的“扫雷”行动,正在各财险公司中展开。这次排查行动的背景是:近年来,大量车险第三方平台兴起,财险公司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日趋深入、信息交互日益频繁。但在合作过程中,财险公司逐渐发现,第三方平台业务在数据质量、信息安全、交易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
3、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昨日正式发放。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汽、宝马、滴滴获得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同日,全国首批长三角测试牌照新鲜出炉。这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有望由测试端向产业端迈进。
4、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6日印发《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明确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发展。
5、日前,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两处设施遭无人机袭击,致使沙特原油供应每日减少500万桶,约占沙特石油日产量的50%,占国际市场每日原油供应量的5%。昨日,在全球投资者的焦急等待中,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开盘后惊雷炸响。布伦特原油开盘后一度大涨19%,至每桶71.9美元,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大日内涨幅。
编辑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