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石到底是不是真钻石?9月12日,在深圳国际珠宝展“正元韩尚”展馆上上演了一场重头戏——“培育钻石真相公开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成分、性质完全相同。业内专家表示,2019年是培育钻石商业模式化元年,中国将迎来第一轮发展高峰期,本次实验及随后《中国培育钻石产业发展深圳宣言》的发表,将对钻石培育产业崛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培育钻石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公开实验:培育钻石也是真钻石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以是否天然来区分钻石真假,以致形成了培育钻石不是真钻石的误区。为此,举行了这场“培育钻石真相公开实验”。
该实验由HRD(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钻石鉴定师、NGTC钻石分级师吕膑主持。他检视了所有硬度测试仪、折射仪、热导仪等专业测试仪器,并核对了国际宝石学院(IGI)为测试样本——实验室培育钻石、天然钻石出具的鉴定证书,然后宣布实验正式开始。
吕膑在对两组钻石进行专业鉴定。
专业测试人员分别对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相对密度、硬度、折射率、热导性、电阻率四大指标全面大PK,在汇总全部测试数据后,吕膑宣布了实验结果:“两个样本的四大测试数据完全相同,说明它们属于一种物质,都是钻石。”
消费者如何选购培育钻石呢?目前,IGI等国内外权威鉴定机构已经在为培育钻石产品提供将公正、严谨的鉴定分级服务,让消费者购买时有据可依。
公布实验四项结果。
《深圳宣言》:加快推进“中国钻”产业崛起
许多人知道天然钻石源头被国外巨头高度垄断。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培育钻石是我国最有前景的民族产业之一,是真正的“中国钻”。1963年,中国成功合成了金刚石,让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钻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2018年,中国宝石级培育钻石产量达到130万克拉,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9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培育钻石最大的原料生产国。
正元韩尚总裁张栋、常务副总裁绍军,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总经理梁伟章、国际宝石学院IGI中国区董事长姚远、Diamond Foundry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杨等共同启动了此次活动。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毛坯生产国,但“中国钻”在整个产业链上的竞争力还很薄弱。2018年,国内自主生产供应的宝石级培育钻石约37.5亿元,虽然增长很快,但与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消费市场美国相比还非常小。中国只能将大部分生产的宝石级培育钻石毛坯卖到海外,在印度被切磨成钻石成品后,再卖到世界各地的经销商手里。中国承担的是初级加工的角色,价格自然也较低。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促使中国在未来三年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培育钻石革命”,重新定义钻石消费。
“中国钻”将如何破局?正元韩尚珠宝等专业机构在深圳国际珠宝展上发表了《中国培育钻石产业发展深圳宣言》,倡议聚集产业各方力量,从消费认知、标准体系等多个方面加快推进“中国钻”的产业崛起。
制约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质量与价格标准体系。《深圳宣言》还呼吁尽快出台培育钻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培育钻石统一的质量、价格标准体系,推进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读特新闻+】
实验室培育钻石
实验室培育钻石是模拟天然钻石生长环境,通过高温高压法或者化学气象沉积法培育而成,其化学、物理、原子、光学等特性与天然钻石相同。
实验室培育钻石制造有两种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和高压高温(HPHT),产出的原石晶体形状不同。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淀)钻石是以一块天然钻裸石为母石,利用高纯度甲烷、加上氢、氮等气体辅助,在微波炉中以高压方式,让甲烷中与钻石一样的碳分子不断累积到钻石原石上,经过一层层增生,可形成大至10克拉之透明钻石。“HPHT”(高温高压合成法)则是运用铁、镍等部分金属元素作为催化剂,模拟天然钻石出产的温度和压力环境进行晶体培育。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