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 | 《觉醒年代》“押中”广东高考作文题?高校教授、本土作家教你破题
南方+
2021-06-07 15:47

6月7日上午,备受期待的202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如约而至:

看过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小伙伴还记得这一经典片段,大呼“真是把学党史融入了高考作文中”↓↓


如何理解命题中的这段话?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写作?南方+记者邀请中文系教授、著名诗人、青年作家各抒己见:

贺仲明:首先要把握好“辩证”的主题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贺仲明评价,首先需要审题,即准确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升华它的内涵。这段话主要是强调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包含了“变好”或“变坏”的可能性,也就是辩证法的思维。从这个角度审好题,就能较好地把握好主题。

其次,考生的展开方向也比较灵活自由,可以涉及多个层面,例如探讨社会大环境,也可以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谈他的成绩、他的人生、他的发展等等,更贴切而有真情实感。

要注意的是,要紧扣论证的逻辑性,把《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的逻辑性提炼出来,再作思维严密、逻辑通畅的延伸展开,就是比较好的文章。

杨克:该题有大时代背景,也能有生活细节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认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作文题非常应时,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的《新青年》杂志影响了一代人,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中国,这个考题有大时代背景,考生可就此着墨。

而与新冠疫情抗争了一年多,眼下广东又是抗疫关键节点,考生对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紧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异常深刻,对勤自锻炼致使身体强弱转换耳闻和亲见的事例很多,写起来得心应手,生动鲜活,既有理性思辨,也有生活细节。这个题不偏题,学生可尽情发挥,以详实丰富取胜。

申霞艳 :善待人生从善待身体开始

广州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申霞艳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以身体谈——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一个熟悉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时代的话题。随着科技的运用和时代要求的提高,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就拿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待在课桌边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导致我们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减少,且常常熬夜,过度使用我们的身体。

慢性疾病的年轻化、过于肥胖、抑郁等正在威胁我们的健康。自去年到今年,疫情持续弥漫,这更需要我们拥有好的身体去应对。合理的休息和锻炼变得尤其重要。古人一再强调的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变得非常迫切。

二是以文化谈——应对身体的文化中无不蕴含着人生哲理。我们的文化强调刚柔相济,强调以柔克刚。健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强,而是度的把握,心理健康的往往身体也更健康。强弱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我们的锻炼也是要寻找自己适合的方式。胖的同学需要通过燃烧卡路里来减肥,瘦的同学可能通过不那么激烈的运动来调整胃口,比如笑、唱歌、散步等。万事万物均应遵循辩证法,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陈崇正:题目背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

青年作家陈崇正表示,这次材料的要义是强弱之间会相互转化,是一种矛盾辩证关系,以此来激励青年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这个作文题的要旨在于“启示意义”,也就是说,这个作文题主要是要学生对这个强弱互相转化的道理进行理解和引申。一个人的身体可以通过努力由弱变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个作文题目的背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只要理解了这一层,应该不难组织材料进行论述。

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命题展开论述,可以细分为更为具体的“感悟和思考”,要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要联系自身成长和家庭的题材,反映时代变化。

林培源:此处“体育”关乎民族和国家精神

青年作家、《亚洲周刊》十大小说奖得主林培源分析,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上写了发刊词,强调“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勉励中国人要“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growing old)”。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凸显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背后实则是建成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体育”贯穿了现代中国的百年历史,2009年起,我国设有“全民健身日”(每年8月8日)。因此这里的“体育”,不仅关于强身健体,也关乎一种民族和国家精神。在新冠疫情的严峻时刻,广东高考作文题可谓“及时”。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考生紧扣“体育之效”的具象和抽象层面,言之成文、言之有理即可。

(原题:《觉醒年代》“押中”广东高考作文题?高校教授、本土作家教你破题)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