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深圳绿慧”,让世界更美好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2019-08-31 16:31
摘要

“深系澜湄——绿色低碳发展与合作”于8月29-30日举行

论坛现场

与澜湄沿线城市共享深圳“绿色智慧”,“深系澜湄——绿色低碳发展与合作”论坛8月29-30日在深圳举行,近百位国内外能源环境领域政府主管部门代表、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围绕中国与“澜湄”及东南亚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分享真知灼见,为加快可持续可再生能源转型凝聚共识。论坛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

论坛现场

加快低碳产业化国际合作

作为绿色发展城市高峰论坛暨第七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分论坛,本次分论坛以“可再生能源南南合作:助力改善民生、推动低碳转型”为主题,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与更广泛的东南亚各国开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际合作。众多东南亚与会者在论坛期间表示,今后他们将支持更多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化的双边合作和民间合作,同时也向中国企业拓展东南亚国家可再生能源市场抛出了橄榄枝。

不同于常规论坛的对话形式,此次论坛设立经验交流共享、项目路演推介与实践经验分享三大环节,通过多元化手段推动经贸投资与发展合作,加速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助力各国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定贡献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与会者参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

“湄公河太阳村”启迪绿色发展新思路

作为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项目,“湄公河太阳村”为深圳以民间力量助力澜湄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典范作用。论坛期间,基金会副秘书长杨乐介绍了“湄公河太阳村”项目开展情况,结合概念视频、项目成果数据和受资助人受访笔录,向中外来宾阐述了基金会为湄公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深圳方案”的总体理念,描画了项目未来蓝图。

“澜湄合作机遇下光伏应用的发展现状、挑战与未来”系本次论坛重点探讨方向之一。老挝能源和矿产部副司长Thoummavongsa Seumkham、缅甸电力和能源部电力规划司司长Tint Lwin Oo、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CSAF)秘书长Pay Sambo、世界自然基金会越南河办公室可持续能源项目技术顾问James Simon等介绍了各自代表国家和地区在有关技术推广及应用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嘉宾们分享称,社区型小光伏设施、家庭用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以及小型光伏商业屋顶方案是当前大背景下主流应用趋势,对提升民众生活和生产力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并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与会者参观华为智能光伏项目

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在开幕发言中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与能力,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也为进一步推进各国绿色低碳发展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介绍WWF发起的重塑亚洲能源:中国-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时,卢思骋认为:“中国大力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澜湄沿线各国间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带来新契机,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指出:“人类发展正在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转变,能源系统也是如此。”他认为:“中国与澜湄国家以及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共享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的成果,推动地区能源转型,造福一方,造福人类。”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常务秘书长曹聪致辞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常务秘书长曹聪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促进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尤其是湄公河国家的交流合作。‘深系澜湄’品牌项目集群旨在让深圳经验、深圳技术、深圳产品惠及湄公河国家民众,为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深圳力量。基金会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加入这一项目,共襄澜湄合作。”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