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2日,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合作交流会签约现场。
为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深圳市政府于2014年9月22日启动了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重点引进和培育“名医、名院、名诊所”,至今已有两年。两年里,全市共引进7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这些团队“输血”更是“造血”,有效地提升了深圳的医疗技术水平。
22日,在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举办了“三名工程”的专家论坛。两年里,这家医院先后引入了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教授团队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陈灏珠双院士心脏内科医学团队,成功开展了多种心脏大血管危重疾病的救治手术以及冠脉介入等新技术,推动了深圳心血管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据悉,在深圳已经引入的7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中,有22个是两院院士团队,包括了钟南山、郑树森、邱贵兴、陈香美、贺林、顾玉东、葛均波、郭应禄、韩济生、侯凡凡等。
除了国内顶级院士专家,12个海外顶尖团队也通过“三名工程”被引进深圳。在北大深圳医院,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贝林森(JL.Belinosn)教授与该院合作实施了“中国宫颈癌筛查研究”,完善了自取HPV检测的宫颈癌防治模式,给广大女性带来福音。此外,妇产科与“三名工程”团队专家还就子宫内膜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卵巢体外冷冻等妇科肿瘤临床的多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合作。
深圳现有高层次卫生人才仅约160多名,占全市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不到3%。在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人才短板。据统计,73个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共398人,符合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有351人,其中符合深圳杰出人才认定标准30人,符合国家领军人才认定标准88人,符合海外高层次A类人才认定标准17人。这些高层次人才一方面短期迅速集聚,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传帮带”,中长期将带动深圳人才的培养和专家的成长。
通过名院合作和团队引进,一批国际前沿技术落户深圳。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引入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从德国引进的世界最先进的“养肝分步切除法”切除患者巨大肝癌;市第二人民医院引入的王荣福团队开展了世界领先的TCR-T、CAR-T、TIL等多项免疫治疗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加功能性脑疾病中心完成国内首例、世界第七例脑起搏器手术治疗“音乐家手”(一种特定动作的肌张力障碍)、完成华南首例脑起搏器手术治疗“亨廷顿病”(全世界不足40例报道)。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