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以中医为主导的肝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成立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李璇 文/图
2019-08-24 21:10
摘要

8月23日上午,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牵头成立肝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在深圳率先开展以中医为主导的肝癌多学科诊疗,提高肝癌诊治水平。

8月23日上午,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牵头成立肝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在深圳率先开展以中医为主导的肝癌多学科诊疗,提高肝癌诊治水平。

全球肝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肝癌死亡率居第三位,2018年间全球导致了781,631例死亡,其中中国约占50%。肝癌在我国主要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目前,中国正处于肝癌的高发时期,抗病毒治疗虽然可以降低病毒相关的肝癌发生,但并不能解决肝癌的发生。目前肝癌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不足20%,早诊断、早治疗是可靠的方法,但对于大部分肝癌患者来说,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治疗成为一个大的难题。

“一位72岁男性肝癌患者,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在外院CT检查后疑似小肝癌。消化科建议转科,但是去肿瘤科、肝胆外科还是其他科,未有结论,治疗陷入僵局。以后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肝癌MDT可以给他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市中医院肝病科童光东教授介绍,目前中国肝癌指南及国外肝癌指南均推荐肝癌多学科联合诊疗。肝癌的多学科诊疗一般由肝病科、肝胆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消化科等组成。采用肝癌多学科诊疗协作组模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学科交流、讨论与合作,可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计划、合理地选择或者联合应用外科手术、肝动脉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放疗、系统治疗以及支持对症治疗等多种手段,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避免不恰当或过度治疗,最大幅度地控制肿瘤,提高总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延长生存期或争取根治的目的。

据悉,深圳市中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癌已经有二十年的临证经验。在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科研项目支持下,肝病科研发了芪术抗癌方、复方下叶下珠、肝癌癌前病变诊断试剂盒及中药介入诊治肝癌的方法,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科技奖励6项,发表相关论文近100篇。这二个复方中药治疗肝癌在临床已运用上千例的患者,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期恢复,有效防止肝癌复发。术后患者气血虚弱、脾胃虚滞,通过中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能使患者尽快恢复饮食、活动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医药贯穿始终的疗法可使60%肝癌患者生存率提高1年以上,40%早中期肝癌患者复发率下降。甚至有些期诊治的患者通过长期简短中药调理,10年未曾复发。对于失去治愈机会的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可提高患者带瘤生存率。目前有患者存活5年以上。

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目前开展较为先进肝癌诊断技术,如目前开展的肝癌三项即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L-L3)、异常凝血酶原(PIVKA),采用核磁共振普美显增强造影有效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率。该科发明的无创血清检测肝癌癌前病变诊断试剂盒,为影像学尚不能诊断的患者提供早期诊断。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李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