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治地图”到“民企法治体检自测”,用创新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

深圳司法
2019-08-23 16:09
摘要

2019年3月,深圳市司法局主导首发全国第一部专为创客度身定做的法务指引——《深圳创客法务指引》,向深圳广大创客群体送出公益性的“法律锦囊”。

2015年,深圳法治地图在全国首推;2017年,牵头打造全国首家民法公园;2018年,在全国首次发布《民营企业法务指南》;2019年,在全国率先上线“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征程上,深圳司法局敢为天下先、勇立潮头上,从“法治地图”到“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通过一项又一项的工作创新,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为深圳逾316万商事主体发展切实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未来深圳市司法局也将继续贯彻深圳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对标国际高标准,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全国首推法治地图打造指尖上的法治城市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唤醒并强化了市民对法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遇到矛盾纠纷开始寻求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法律需求是碎片化的,不定时不定人。对此,深圳市司法局率全国之先,运用互联网+,将法律服务互联网化。

“深圳法治地图”2015年12月4日正式上线运行,是深圳市司法局在微信平台上搭建的公共法律服务移动互联窗口,可一键搜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等共计1600多家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以及7000多名各类法律服务人员、900多名社区法律顾问和200多名法律援助签约律师的相关信息,指尖法治新城市雏形初现。

除向广大市民开展免费的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外,深圳市司法局还在“深圳法治地图”开通运营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仲裁服务、司法考试、法制宣传、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多个版块,每个版块包含服务指引、数据查询、办事咨询、办事预约、网上办事以及投诉服务等功能。同时,通过数据开放,市民在法治地图即可获取全市法律服务从业机构、人员的诚信数据。

目前,深圳市司法局正与国家超算中心深圳中心紧密合作,把深圳法治地图后台部署在“鹏云平台”,借助海量计算资源快速响应市民的访问请求,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预测,不断优化供给侧,为市民主动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深圳法治地图”找到了法律“门”,一些人印象中抽象、宏观的法律越来越可亲可用,认同司法权威。法律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跑起腿”,来到市民手中,无缝对接市民的法律需求。

全国首家民法公园预计明年开园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民法编纂工作完成了“两步走”中的第一步。2017年3月21日,深圳市司法局与龙华区及时召开共同筹建深圳民法公园专家座谈会,决定打造全国首家民法公园。

民法公园选址龙华区观澜人民公园,占地16.9万平米,概算投资 1.7亿元,由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负责设计。目前,公园施工进度正常,已完成广场石材铺装、线性排水沟和线性灯安装、苗木种植、旱喷结构施工、民法墙施工、水景施工、广场高杆灯基础等展示区建设,预计于2020年3月建成开园。

公园建设内容涵盖民法理念、国际和我国民法发展历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民法名人简介、民法警句格言等,并根据民法典编纂中各分编内容设立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法编和继承编等专题展示平台,并将高标准打造民法博物馆、结婚纪念圣地,为普法创造良好公众环境。

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表示,深圳民法公园作为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其建成是纪念国家重大立法成果、立法进程的新实践,是传播民法精神、提高居民法治素养、丰富法治文化内涵的新载体,对深圳打造"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让民营企业做法治体检

2019年2月19日,深圳市司法局举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上线仪式,这是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式、可选择、便捷化的“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民营企业通过该系统,可智能检测涉诉风险。

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表示,深圳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就信息化建设规划了教育云等“八朵云”,我们认为,汇聚并优化配置法律服务资源、精准实施法律服务,离不开第九朵云——“法律服务云”。“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正式上线,意味着“第九朵云”已经在深圳上空升起。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获取法律服务存在便捷化的短板。“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由深圳市司法局牵头策划,借助吉林大学、法律服务机构、法律科技公司等社会力量,力求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公共性,即由民营企业自主决定是否使用检测系统,免费使用,充分尊重民营企业选择权;二是系统性,即“以大数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系统由诉讼风险分析、法律风险测评、法治体检报告三大模块组成;三是便捷性,可以智能地检测出民营企业的涉诉风险,并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测评结果。

“深圳要打造服务民营经济的城市法治范例,营商环境是着力点。”蒋溪林表示,传统意义上司法局和企业联系不多,开发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自测系统,是司法局主动为企业提供升级版的公共法律服务。“如果每一个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了,深圳企业的整体风控水平就提高了,深圳的总体实力将会更强大。”

为民企和创客量身订做“法律锦囊”

编写书刊读物,为商事主体发展切实提供精准服务,量身订做“法律锦囊”,是深圳司法局的又一种创意。

基于深圳企业九成以上是民营企业的现状,2018年,深圳市司法局在全国首次发布《民营企业法务指南》,年底又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开设了优先受理绿色通道,对民营企业符合条件的员工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优先受理。

2019年3月,深圳市司法局主导首发全国第一部专为创客度身定做的法务指引——《深圳创客法务指引》,向深圳广大创客群体送出公益性的“法律锦囊”。本书由深圳市司法局主管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圳创客法律中心组织撰写。

在赠书座谈会上,获赠《指引》的创客代表说:“在创业过程中各种法律、财务问题扑面而来,如果没有法律支撑就像是在高压线上跳舞,而完善的法律服务支持能让创新企业在更宽广扎实的舞台上尽展风采。”

编辑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