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推品牌又推新险种?险企“掺和”体育收双利

记者 张程
2016-09-22 03:14
摘要

保险公司一直被认为是投资市场上资本最雄厚的“土豪”,也成为了我国投资渠道最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之一。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在各大级别体育联赛和活动热闹举办的背后都少不了险资的身影。

保险公司一直被认为是投资市场上资本最雄厚的“土豪”,也成为了我国投资渠道最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之一。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在各大级别体育联赛和活动热闹举办的背后都少不了险资的身影。一方面通过赞助来实现品牌推广效应,另一方面开发新险种抢滩体育产业市场,这或许是险资频频“掺和”体育圈的最大动力。

2015072437fc8a8dbc5a2e69d9205ed90992b065

拉上体育博个宣传

市场化的改革推进使保险业发展势头强劲,来自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的数据来看,保费收入从1.6万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从7.4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17.5%、20%、37.3%,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一个亮点。

W020141107407899593597

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中国保监会负责人表示,三年来我国保险市场规模连续超过德国、法国、英国,从全球第6跃居第3位。“2016年上半年保费收入达1.9万亿元,全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成就有目共睹。”

近来“不差钱”的保险业就灵敏地嗅到了体育产业为其带来的发展契机。资料显示,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消费需求愈加旺盛,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体育竞赛这一要素在体育产业中体现得最为显性,可为主办方或具备版权、营销权的代理公司获得非常多的广告收入。”慧择保险网平台事业部负责人汪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通过赞助各体育赛事来达到品牌宣传效果。

u=1054784252,440874077&fm=11&gp=0

这样的例子在赛跑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即将举行的2016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平安作为唯一保险赞助伙伴,将为本次参赛的38000名马拉松选手及近7000名赛事工作人员提供保险保障服务,该公司也是中超联赛独家冠名赞助企业;10月同样在上海举行的2016上海纽崔莱健康慈善慢跑活动的唯一赞助权由招商信诺拿下,该公司也是今年3月东莞马拉松指定保险供应商,提供了价值230万元的保单。

“无论从大众的需求或是保险公司的使命来看,保险业和体育赛事都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招商信诺常务副总经理兼网电事业部总裁陈志松认为,保险业应该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新险种开发市场大

目前,体育赛事的承办方不仅要考虑公共安全,还需要对参赛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整体保险,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伤害进行保障。此前2015深圳国际马拉松赛33岁选手猝死、2016年敦煌越野跑选手猝死、2016年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女子冠军在领奖台上晕倒等较为轰动的案例也许能为保险业提个醒。

“竞赛自带高风险,保险除了充当一个重要必备的因素之外,还承担着比普通人身意外险更丰富的保障项目。”汪洋如此表示。据慧择保险网数据显示,在赛事理赔案件中,竞赛活动医疗是比例大头,为92%,其次是疾病和猝死,分别为5%、1%。

u=138532799,697351760&fm=21&gp=0

陈志松同样认为,体育竞赛难免存在意外,不过这正凸显出保险的价值。“为参赛者提供全面保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减轻赛事风险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保险在体育赛事中的价值体现。”

一个现象是,保险公司在通过赞助推广品牌的过程中,也在加强赛事相关险种的开发。记者从中国平安了解到,该公司将为上马推出相关险种,为跑友在跑步中出现的个人意外风险护航,并对赛事期间恶劣天气造成的体验不佳和危险进行补偿。

不过,由于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体育保险的发展目前还存在诸如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险种偏少等问题。另一位保险业人士认为,体育项目中的高难度、高强度、高对抗和高标准决定了体育运动的高危险性,体育保险的开发难在专业性和复杂性上。“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全民健身正持续推动对体育保险的需求,保险公司需要在加大宣传的同时不断开发新险种,满足市场需求。”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