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昊:建“造物中心”为创客提供科技和服务支持
记者 周元春 綦伟 文/视频 丘海彬/图
2016-09-20 22:58

“如何发挥创客平台集群优势、如何推动国际最新技术引进及自主创新、如何实现最新技术与实业应用结合驱动产业升级?应该尝试建立先进并且开放的小型工厂‘造物中心’,为立足于实业的创新和创业者提供科技支持与早期制造服务。”市政协委员、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在20日举行的市政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协商会上提出建议。

261083807

潘昊表示, 越来越多的全界的创客和硬件创业公司来到深圳,寻找传统产业的合作伙伴将新的想法实现,产生越来越多新工业产品。然而,科技创新和工业量产中间存在很大的认知和能力的鸿沟。相对于国际大品牌,初创企业和跨界科技创新公司很难调动资源,建立供应链高效完成产品,在过去几年导致大量的优质项目难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越来越多,大都集中在投资与软服务,对科技创新最核心的产业化阶段却很少提供实质性支持。

“创客服务机构需要帮助全球的创新创业者更直接高效地融入本地的产业链,运用深圳本地的技术应用研发平台能力为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贡献一份力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让生产性信息不再有壁垒,让人文和技术在更大尺度上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尝试建立先进并且开放的小型工厂‘造物中心’,为立足于实业的创新和创业者提供科技支持与早期制造服务。”潘昊表示,“造物中心”是由六个标准模块组成的开放试验制造平台:电子实验组装车间、3D打印车间、数控加工车间、材料和可靠性实验室、木工加工车间、总装测试车间,涵盖柔性制造的最基本模块。全球的科技创新者和创业者在满足一定的筛选标准后,可以在造物中心与熟悉制造和工艺的工程师、技师一起完成产品的设计与试产。每个‘造物中心’所在区域与当地基础产业集群紧密结合,依据产业需求而配置不同侧重点的制造能力,每一台设备后面都是具备量产能力的传统工厂,一旦产品试制完成即利用本地产业资源可快速投入量产。造物中心像一个开放制造的路由器,一头连着最新的创新想法与全球的创新创业者,一头通过开放制造的方式连接有聚集效应的产业链。

潘昊说,“创客空间”是在城市里一个又一个启发和动员创意并且有能力实现创意的开放先进工厂和城市实验室。“造物中心”是把这些创意打磨的更完美,继而连接产能,让更多高效和有效生产发生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新的平台链接产业集群,创造新价值,让一切因地域和时间产生的壁垒消失,让更多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升级。”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