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深圳知识产权法庭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荣誉背后,是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为深圳这座“创新之城”护航的默默努力和不懈变革。自2017年12月正式揭牌成立以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不断以经典审判案例擦亮“深圳”品牌,使深圳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道路上以良好的法治环境助推创新创业,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平等保护
统一大湾区知识产权司法裁判标准
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知识产权裁判机构,最紧迫的就是在不同行政区域、不同司法体系、不同文化之间统一裁判标准。今年4月,从事印刷包装行业的香港籍人士马楚力成为深圳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首位港籍陪审员,参与了深圳一宗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工作。
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卞飞表示,港籍陪审员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将香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和技术知识导入到深圳的案件审理中,使得深圳的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更加与国际接轨,平等保护外方和港澳方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最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的统一。”
服务为本
多措并举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效
今年4月25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开庭审理一宗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首次用3D扫描技术对证物进行固定,并在庭审中使用。今后3D扫描呈现物证将成为庭审常态。
除此之外,深圳知识产权法庭还在多个方面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改革创新:
——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托知识产权行业协会、民间调解机构、仲裁机构等畅通诉讼与仲裁、调解的对接机制,引导当事人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合力。
——实施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案件简案快审模式,建立健全专利快审机制,简化案件审理流程和裁判文书内容,加大当庭宣判率,快审快结,降低维权成本,缩短维权周期,提升审判效率和便利性。
——优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方式。在试点审前程序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审前程序与庭审程序并重的审理模式,通过庭前会议完成固定诉辩意见、交换证据、归纳争议焦点等各项工作,简化正式庭审环节,提高诉讼效率。
打造高地
凝心聚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为最大程度保护创新,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打出一套组合拳:
——加大对商标攀附、仿冒搭车等“傍名牌”“搭便车”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最重要的内容,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塑造良好营商环境。
——加强对标准必要专利等核心技术的保护,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保护力度。法庭审理的三菱公司与烟台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大疆创新公司与桂林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等影响重大案件,使得深圳不仅成为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的高地,也成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高地。
——加大对不正当竞争及垄断行为的规制力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与创新发展,法庭审理的全国首宗“爬虫”软件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全国首例针对用户交互式综合平台提起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