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2日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根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和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结果,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批准授予56项成果为一等奖、119项成果为二等奖、55项成果为三等奖。深圳1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4项。
这些获奖成果全部由深圳大学教师囊括。其中,《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作者陶一桃、鲁志国、罗海平、张凯、伍凤兰、李猛、吴俊忠、张克听、毛亮、高传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视域》(作者刘志山、李乃涛,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版)名列著作类一等奖第一名和第三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作者姜安,《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刊发)获论文类一等奖。
著作类二等奖深圳无一斩获,4项二等奖均为论文类,分别为《贸易融资套利、商品价格变动及货币政策效应》(作者郑尊信、王琪、徐晓光,《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刊发)、《反垄断法分析模式的中国选择》(作者叶卫平,《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刊发)、《中关村科技园区创立的历史考察》(作者杜磊,《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9期刊发)、《社会化媒体舆论的极化和共识——以“广州区伯嫖娼”之新浪微博数据为例》(作者杨洸,《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2期刊发)。
获得三等奖的是著作类《<桃花扇>接受史研究》(作者陈仕国,中国戏剧出版2016年12月版)、论文类《“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战略辨析》(作者黄卫平、刘世伟,《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5期)和《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关键问题的反思与探讨》(作者赵刚、陈民盛,《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刊发)、调研报告类《缅方对“中缅经济走廊设想”的反应和建议》(作者邹一峥)。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