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别走“泛娱乐化”的路子
记者 徐皓
2016-09-19 03:51

近期, “网红”作为一种亚文化开始流行起来。“网红”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在财经领域,“网红”之风也愈刮愈烈。然而,“网红”是否真的适合于任何场景?

人所周知,财经领域需要靠理性与专业精神取胜,而不是靠表演能力、情感共鸣和代入感取胜。财经不可以泛娱乐化。

这不,证券业协会就发布消息称,个别证券分析师撰写的证券研究报告存在用语不客观、不审慎、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违反了协会《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经认真调查核实,证券业协会依法依规对6名从业人员采取了自律惩戒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协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平台为了博出位,利用“网红”进行证券服务,在这些平台上,无证券咨询资质的人员也随意发表对股市的看法。要知道,《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早已明确规定,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机构应有证监会颁发的业务许可证。笔者相信,证券“网红”乱象迟早会得到整治。

这不,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就发布了《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2016年第6期),公示了206个非法仿冒证券机构网站、网页、博客。非法仿冒机构网站新增10个,有效关闭非法网站3个,净增加7个,共计36个。含有非法内容的博客新增17个,有效关闭或删除含有非法内容的博客3个,净增加14个,共计170个。

投资者想获得优质的证券咨询服务,还需擦亮双眼,找到合法合规的公司和个人。如果仅凭对“网红”的非理性好感而听信妄言,则容易吃亏上当。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才能真正绽放岁月的芬芳。 “网红”,也不外乎此。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