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文明与乡愁记忆主题绘画作品展”日前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的100余幅绘画作品,从不同角度聚焦山地文明与乡愁记忆,内容涵盖“景观风貌”“风土人情”“发展变迁”“本土情怀”“游子之思”等,通过这些作品展现“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多元民族文化和由此升华的乡愁主题。
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是世界上喀斯特山地分布最大的区域。这里喀斯特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峡谷、高山草地集中均衡分布;这里族群多样、文化多元,孕育了观音洞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屯堡文化、沙滩文化、奇石文化等,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山地文明,这些“文明”经由艺术家的提炼加工被定格在一幅幅绢素之上。
陈航 《陈家院子》 纸本国画 50CMX50CM 2019年
陈航 《双桥夏日》 纸本国画 50CMX50CM 2019年
乡愁是人类更为宏大的精神主题。“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在画家的笔下,乡愁是远方的灯火,是层层叠叠的木楼、是归家的小路,更是刻在骨血里的风土人情。
谌宏微 《山迹云象NO.86》 纸本国画 66CMX133CM 2018年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30日。随后将在四川大学美术馆、宁夏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云南美术馆、贵州美术馆进行巡回展览。展览以“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为核心,挖掘少数民族地区创作形态,梳理云贵高原地区美术发展历程,助推中国美术的整体性发展,讴歌时代巨变,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以艺术实践彰显鲜明的民族责任感,使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得以碰撞交流,加深对中华优秀地域空间文化的认知与记忆。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