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阱》作者皮鲁耶齐:这场世界级“勒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2019-07-21 16:53
收录于专题:深圳书展
摘要

​对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的讲述,让法国阿尔斯通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的自传性著作《美国陷阱》成为了今年的畅销书。

对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的讲述,让法国阿尔斯通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的自传性著作《美国陷阱》成为了今年的畅销书。7月21日,身份转换为“畅销书作家”的皮耶鲁齐来到首届深圳书展并接受了读特记者采访。中文版是该书被翻译的首个外文版本,在中国引发的巨大影响也出乎他的意料。他表示,尽管美国对外的制裁与自己遭遇的阿尔斯通案极其相似,这本书却更想为那些并不处在决策层的普通人提个醒,这场世界级的“勒索”所带来的影响,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决定和马修·阿伦共同曝光这场黑幕”

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任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的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同时,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

“谁能想到,自2014年底,法国失去了对其众多核电站的部分控制权,受益者是美国人。我叫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身不由己地成为这场国家丑闻的核心人物。身为阿尔斯通前任高管,我对于这个涉及120多亿美元的惊悚剧的黑幕一清二楚。在很长时间里,我被迫保持沉默。今天,我决定和马修·阿伦一起将其曝光。” 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我选择与法国《新观察家》资深记者马修·阿伦共同完成这本书。他曾任法国广播电台综合台的记者,自始至终跟踪阿尔斯通事件”。后来,皮耶鲁齐称,自己每周都将自己的文稿发给马修·阿伦,并共同将文稿浓缩得精彩易读。

“无法完全依靠我的辩护律师,写作让我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书中众多对于细节的描写,让全书传达出皮耶鲁齐亲身经历过的无力与荒谬。“起初,我产生写书的想法,因为我开始意识到在美国无法完全依靠我的辩护律师。我开始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皮鲁耶齐希望告诉大众,美国的司法体系导致很多被起诉者根本得不到见到法官的机会,“很多人在上法庭前就通过‘讨价还价’的形式主动认罪,以此换取刑期的缩减。在我所经历的整个事件中,我从未得到向法官陈述事件的机会”。他表示,这本书不仅仅关乎一场经济战争,也能够向大众传达美国的司法程序,以及恶劣的监狱环境,“并不是我们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皮耶鲁齐说。此外,“写书也是为了我的孩子,向他们解释不在他们身边的这两年,我做了些什么”。基于准确事实的“去情绪化”写作,是皮耶鲁齐追求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从企业、个人和政府等各个角度记录。

“这件事与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

阿尔斯通曾是法国的能源巨头企业,被美国通用电气以超低价收购后,企业的肢解让上千户普通法国家庭遭受到失业所带来的影响,并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在狱中,皮耶鲁齐完成了约2000字的文稿,渐渐的,他的写作动因转变为提醒身处世界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普通人。

“在法国出版后,很多企业高管都会阅读这本书,因为他们知道现实背后对企业和生活带来的潜在影响”。《美国陷阱》向法国乃至世界传达出,美国以《反海外腐败法》为标志的“长臂管辖”,正在将触角伸向众多跨国企业。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美国“长臂管辖”的执法案例已经越来越多。多家跨国企业都遭遇过美国以违犯美国国际制裁令或反洗钱法、《反海外腐败法》为由判处大额罚金,企业高管被跨国起诉或追捕。

“当然,大多数读者不是决策者,处于被动影响的一方。但我希望让普通人至少意识到这跟他们的确息息相关。我希望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到,全球化的经济战争不是武器,而是以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工具进行的经济战争”。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