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成立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深圳市鹏城实验室会议中心举行。学会由鹏城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6家单位以及高文院士、徐扬生院士等20余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学科带头人共同发起成立。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郑庆顺,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张子威,深圳市科协副主席张治平,深圳市科创委曾鑫鹏等省市机关领导,以及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邹月娴教授等嘉宾到会见证。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会员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由学会筹备组陆楠教授主持。
近年来,在大数据、超算、脑科学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飞速发展,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正在引发链式突破。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强大引擎,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主要优势区域,创新基础扎实,基础软硬件支撑实力较强,基本形成了以产业应用为引导、以技术攻关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面对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广东组织实施了新一轮重大科技专项,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打造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高地。
顺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变革发展趋势,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应运而生。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旨在联合省内科研机构、高校、领域学科带头人、知名企业等优秀会员单位及个人,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学术交流,普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技知识,发现并推荐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优秀科技人才,促进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学研各界间的技术创新资源集成和共享。
会上,省科协郑庆顺书记表示,成立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是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推动广东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建设数字广东的具体实践。希望学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下,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推动建设,加快发展成为省内乃至全国的一流学会,以更大的成就为全省学会发展、科技人才服务探索创新路径、创造新鲜经验。
市科协张治平副主席表示,作为市级科技类社团的主要业务管理部门,市科协将在省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学会的建设和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会组织和品牌活动,更好地为人才发展、学术交流及协同创新提供服务,并通过学会平台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伟大事业当中来。希望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能“穿珠成链”,将更多的高校、科研机构、精英企业“串”起来,共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推进广东、深圳创新发展上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筹备工作组组长梅涛研究员报告了学会筹备情况,会员代表大会投票通过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章程》及《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选举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49人、监事会成员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高文院士当选为学会理事长,徐扬生院士、梅涛、王巨宏、陆平、赖剑煌、韩国强、肖京等7人当选为学会副理事长,陆楠当选为学会秘书长,王轩当选为学会监事长。
最后,新当选理事长高文院士在会上发表了就职讲话。他强调,学会成立只是一个起点,更是一种责任。一个成功学会的关键在于能否为会员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广阔的共享交流平台和宽广的成长空间,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将按照这样的目标方向扎实做好后续工作,希望大家都能以奉献的心态为学会建设添砖加瓦。
高文院士同时介绍了学会的“三步走”发展规划:一是与香港、澳门相关学会一起,共同筹备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联合会。该项工作已经启动,7月17日下午刚刚与港澳两地学会领导一起召开了联合会筹备会,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希望在11月份能够实质性完成。二是谋划亚太地区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学术组织;三是着眼全球,力争成为大规模的、具有领先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术组织。
会议期间,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正式对外发布“iHub开源托管平台”。该平台定位为面向以汉语为母语的开发者,通过对全球开源项目的优选、推荐、项目广场展示和搜索,实现了开源项目的高水平协作开发,开发者可快捷获取AI和RISC-V等领域最优秀的开源代码和项目资源。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