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带你看尽龙泉青瓷的前世今生

读特记者 尹春芳
2019-07-16 13:08
摘要

因为质量精美,龙泉青瓷从北宋末至明代早期一直是宫廷用品。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于7月15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幕。此次展览以龙泉青瓷为主题,通过来自42家国内外文博机构的833件(组)文物,阐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发展。是历来关于龙泉青瓷的展览中,展品数量最多、来源最广、产地最繁且体现多元文化的一次展览。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瓷业发展史上的著名品类,它于北宋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在南宋元至明代早期达到全盛。因为质量精美,龙泉青瓷从北宋末至明代早期一直是宫廷用品。

从考古发现看,出土龙泉青瓷的宋、元、明时期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作为宋元明时期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龙泉青瓷也出现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非、南非和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大量的遗址都出土有龙泉青瓷,而且很多国家也有龙泉青瓷完整器传世。这体现了龙泉青瓷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布和使用情况。

由于海内外市场对龙泉青瓷需求的增加,大量陶瓷器的外销在给中国带来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陶瓷生产的社会分工、地域分工以及陶瓷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以龙泉青瓷为代表的中国陶瓷经济开始处在当时世界经济链条中的上游。同时,在12世纪到20世纪,越南、泰国、缅甸、伊朗、埃及、叙利亚、土耳其、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窑场也纷纷仿烧龙泉青瓷。他们或以自身釉陶技术模仿龙泉青瓷的釉色、器形和纹饰,或全面学习龙泉窑的制瓷技术。世界各地的窑场,以当地的技术与中国龙泉青瓷生产技术的交融、互鉴,实现仿龙泉青瓷的生产、实现了从产品到文化的交流,并形成了一波影响广泛的早期全球化进程。

此次展览以龙泉青瓷为出发点,立体化地展现出宋元以来陆上及海上陶瓷之路的兴盛发达。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部分“千年龙泉”,以以历史脉络为主线,讲述龙泉窑千年来自身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得以影响世界的内因。展品以龙泉青瓷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器物为主。

第二单元“国家公器”,阐释龙泉青瓷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官府的深刻联系,同时也体现了龙泉青瓷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品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旧藏龙泉青瓷为主,辅之以龙泉窑遗址等考古出土的龙泉青瓷标本,是高品质龙泉青瓷的集体亮相。

第三单元“风行天下”展示龙泉青瓷在中国境内和世界各地的行销和输出情况,这是12至15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展出的文物既包括墓葬、窖藏、仓库、港口、沉船等海内外重要遗址遗迹出土的龙泉青瓷,也包括伊朗、日本等国家主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龙泉窑瓷器精品。

第四单元“交融辉映”展示国内外各窑场模仿烧造的龙泉青瓷。有福建、广东、江西等国内窑场仿烧的青釉瓷器,也有伊朗、日本、英国、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仿烧的青釉瓷器,它们和真正的龙泉窑青瓷同场展出,勾勒出龙泉青瓷生产技术传播、互鉴发展的轨迹。

据悉,展览于7月15日至10月20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景仁宫展出。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6日将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