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76岁老人肝移植,心脏骤停了7次……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 文/图
2019-07-15 18:04

7月8日,76岁的吴爷爷在做“换肝”手术时,竟然出现了7次心跳骤停(室颤)。医生为他打了30多剂强心针(即“肾上腺素”),电击除颤7次,才救回一命,最终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国际公认的器官移植受者年龄大多小于70岁,76岁的吴爷爷打破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移植的高龄纪录,成为该院开展肝移植以来年纪最大的一位患者。目前,吴爷爷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都在恢复之中,精神状态良好。

76岁高龄,还要不要移植?  

家在深圳的吴爷爷今年76周岁,肝癌并肝内多发转移,内科以及大部分外科治疗都没用了,并且随时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肝脏移植手术是吴爷爷存活的唯一机会。

但是,一般来说,国际上公认的器官移植受者年龄应尽量<70岁,给高龄患者进行肝移植,风险巨大。市三医院肝移植科主任姜楠教授解释,因为高龄,身体各重要器官会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生理功能的减退以及营养状况低下,在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导致移植失败。

“76岁的高龄患者,对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中出血越少越好,手术时间越短越好,全程都必须全力维护生命体征稳定。”姜楠说。

面对这些风险,家人和医生都犯了难。但吴爷爷却非常坚定,他是一名老医生,生命力非常顽强。他说:“我明白自己接受手术会是什么风险。我愿意接受风险,拼一把!我相信你们!”

经过严谨的评估与全院各相关科室会诊,专家团队制定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手术方案。

心跳骤停7次打了30针“强心针”

7月7日,吴爷爷匹配到了合适的肝源。7月8日下午,手术开始。在肝移植、麻醉科手术室等团队的配合下,病肝被顺利取下,新肝的腔静脉和门静脉也开放了血流。正当大家以为会按照常规步骤进行下一步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曲线突然异常,很快就出现了室颤心律。“快!立刻胸外按压、推肾上腺素、除颤!”市三医院麻醉科主任何仁亮第一时间组织团队进行抢救。

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室颤又出现了。这样反反复复,1小时左右竟然出现了7次室颤,这意味他的心跳骤停了7次。肝移植科、麻醉科和心内科的联合抢救,为他打了30多支肾上腺素,电击除颤7次,吴爷爷才恢复了正常心律。

“我当了30年麻醉医生,还是第一次遇见术中心跳骤停(室颤)7次后活下来的患者,而且还是76岁的高龄。”何仁亮说,整个移植过程对麻醉的挑战极大,4个麻醉医生全程紧盯监护仪,眼睛都不敢眨,“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上了手术台,麻醉医生就要拼尽全力保住患者的命。”

手术终于顺利结束。术后吴爷爷转入ICU,平稳度过一夜。第二天一早吴爷爷醒来,开心地向查房的医生们举起手,示意安好和恢复健康的信心。

目前吴爷爷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都在恢复之中,精神状态良好,近期就可以从ICU转回普通病房。  

深圳市三院今年已完成4例超高龄肝移植

在肝移植中,年龄是相对禁忌,有文献提示年龄>65岁的肝移植应谨慎施行。但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类平均年龄有所提高,因此肝移植的年龄限制有所放宽。

根据报道,国内肝移植年龄最大的是84岁,可能也是世界范围内年龄最大的肝移植受者。

姜楠主任表示:“只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提前做好全面细致的预案,移植和麻醉等相关团队配合紧密,年龄就不会是肝移植的障碍。”

近年来,深圳市三医院肝移植水平不断提升,集体协同作战,综合实力增强。今年以来,肝移植科在高龄肝移植领域取得突破,已完成4例受体年龄大于65岁的肝移植手术。除吴爷爷外,还有一名66岁的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一名68岁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和一名70岁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成功进行了肝移植,目前都已顺利出院。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