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广东高质量 | 深圳清华学研究院开启中国新型科研机构新探索

读特记者 吴德群 文 周红声 图 实习生 邓智聪
2019-07-13 10:00
摘要

嵇世山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珠三角地区成立了一批创新中心及孵化基地,打造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和科技租赁公司,依靠专业的金融管理团队和科技专家团队,用投贷结合、投保结合等创新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

在南山区粤海街道,一座不太显眼的建筑,却是全国首家新型科研机构的所在地,累计孵化2500多家企业,培育21家上市公司。7月13日上午9时左右,读特记者随“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深圳高新区南区的深圳清华学研究院,被它的“又高又好的产能”深深吸引。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说,当年面对深圳市产业全面升级的挑战和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首开先河,大胆创新,于1996年12月21日签署协议,创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其战略目标为“服务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从此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

据悉,该院是深圳首家也是全国第一家大学与地方政府合办的产学研融合的研究院,在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家新型科研机构、第一家提出“四不像”理念及模式、第一家创业投资公司、第一家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金融平台、第一家海外创新创业中心。

截至2018年底,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积投入9亿多元,成立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十多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拥有包括国内外院士7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名在内的数百人的研发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5项,申请专利五百多项、获得授权三百多项。

“研究院奠基时,周边还是一片荒地,而今深圳高新区早已名企聚集。”嵇世山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珠三角地区成立了一批创新中心及孵化基地,打造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和科技租赁公司,依靠专业的金融管理团队和科技专家团队,用投贷结合、投保结合等创新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

为更好地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研究院布局海外,先后创立北美(硅谷)、英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美东(波士顿)、日本等七个海外中心,引进国际人才和高水平科技项目,促进优质成果在国内转化、带动相关学科领域和产业创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产业化,以“公司+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的模式在研究院体系内培育孵化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例如,电力线载波芯片、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脱硫石膏改造盐碱地技术、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运用、生物医用材料、超精表面加工技术、双酶法生物柴油、精密喷射成型技术和无人直升机等技术过硬、市场竞争力突出、解决关键问题的重大项目,都从该研究院体系走出去,为各行各业做出巨大贡献。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吴德群 文 周红声 图 实习生 邓智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