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垃圾奶茶”,从管住嘴开始

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2019-07-08 21:43
摘要

店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茶被加入奶茶等等,让人看后大倒胃口。

近日,有记者暗访知名连锁奶茶店甘茶度发现,奶茶店制作奶茶的过程很不卫生。

店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茶被加入奶茶等等,让人看后大倒胃口。

制作过程不卫生的奶茶,只是“垃圾奶茶”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原料本身就不卫生的“垃圾奶茶”。曾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奶茶店的美味奶茶是用化学制品奶精冲出来的,而奶精的主要成分竟然是一种对人体有诸多危害的反式脂肪酸;奶茶中添加的“珍珠”主要是高分子材料做的,实际上就是塑料,根本不能吃。

“垃圾奶茶”,短期之内不会绝迹。距离笔者发表小文《“垃圾奶茶”何以畅销》已有10多年,今天又如何?监管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喜好奶茶口味的消费者在网红店门前排着队,还有谁来给“奶茶粉”“拔管”?

让人疑惑的是,“奶茶粉”会不会在乎奶茶的卫生状况?对“地沟油”的报道持续多年,但有些人就是不信这个邪。说“地沟油就是香”的朋友你身边有没有?一边曝光“地沟油”一边到“地沟油”餐馆大快朵颐的兄弟,你了解一下?“垃圾奶茶”“地沟油”的危害,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这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是吓不倒“就好那一口”的饕客们的。

加强监管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但同时也意味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当“垃圾奶茶”店改头换面,开始采用质量较好的原料,在制作奶茶过程中开始讲究“慢工出细活”,其原料成本、人工成本都会随之上升,这部分上升的成本最终包含在奶茶价格里转嫁给消费者。从理论上说,是喝一杯“更贵更卫生”还是喝一杯“便宜不卫生”的奶茶,并不成为问题,但当“更贵更卫生”的奶茶摆在面前时,恐怕会有一些人减少喝奶茶的频率。所以说,对消费者个人来说,如果想远离“垃圾奶茶”,不能一味寄希望于监管部门,因为加强监管也可能造成消费者出于价格比较等因素而抛弃奶茶、选择替代品。

不喝奶茶,是远离“垃圾奶茶”的正道。凡人肉眼,看不清哪家店销售的奶茶不卫生,索性不喝奶茶又何妨?至少,可以做到少喝。旅美作家张辛欣说,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吃太多了。谁说不是呢?咱们吃得起啊,食品生产得也够多。但吃进去的掏不出来,不能不留心。“垃圾奶茶”,还是别喝了吧。当然,卫生的奶茶除外,不在乎的人除外。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评论员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