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5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项目成为中国第54处世界遗产。
↑鸟儿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休憩(2017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在湿地生活(2017年11月1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该区域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包括1种极危物种、5种濒危物种和5种易危物种。
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