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深读诗会”第八期活动在深圳市《特区文学》杂志社文学空间举行。本期活动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对主题诗人眉儿的诗歌创作展开生动探讨。
眉儿,本名何山,曾用笔名沉酣一梦、一眉沐春发表作品。祖籍重庆,现居深圳。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秘书长。诗歌作品散见于国内外各文学期刊,有部分作品入选《2018年中国新诗排行榜》等诗歌选本。已出版现代抒情诗集《半卷帘翠》,并获“十佳文学图书奖”、“2018最受网民喜爱的劳动者文学好书榜”。
写诗其实是在画画
在眉儿看来,诗歌是灵魂碎片的堆积,是内心世界的缩影,是现实生活的演绎。她认为写诗其实是在画画,是一种画面的呈现。翻开她的新著《半卷帘翠》,从装帧设计,到文章的标题,再到核心的文本,以及书中的插画,诗意不经意地铺在文字下面。书中的插画是一位大一学生根据她的诗歌画出来的。作家王国华说:“一个诗人创造一种氛围,文本只是其中一部分,不仅要读她的诗,还要看她选择的画,看她自己敲定的书页装帧。如果有机会、有可能的话,还要和她聊天,几个人坐在一起喝喝茶,看看她平时的所思所想。”王国华认为眉儿的气质不仅仅通过她的诗,还通过她的言语,在一举一动间渗透出来,此时,文本只是气质表现的一部分而已。眉儿在医院工作,事项繁杂,但她能举重若轻,把生活的焦虑轻易地消化掉,让读者读她诗歌的时候,仿佛看到一个在校的大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能力。
作为主题诗人,眉儿也谈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源起。她认为自己的第一首诗歌生发于与困苦共生十年后的一次无尽的悲伤,悲伤的出口是一支笔和一张纸。“我写下几行字,有人谓之诗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写诗成为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选择诗歌而非其它文学表达方式,在她看来是因为诗歌是浓缩的精华,它可以表达更多,蕴含更多,变化更多。它可以将平时不敢说,不能说,不便说的一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眉儿写诗就要写自己喜欢的、关注的、深刻的或憧憬的事物。诗意是从内心流淌到笔尖,首先感动自己,再打动他人,甚至产生共鸣,置疑或分歧。“(诗歌)可以隐晦,可以爆发,可以小桥流水,可以含蓄温柔,也可以刀光剑影。当我已不再青春时,我被诗歌撞了下腰”,眉儿如是说道。
活动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对主题诗人眉儿的诗歌创作展开生动探讨。
“唯美”是她的符号
在作家王国华看来,虽然很多诗人都在去符号化,生怕用一个简单粗暴的符号定义自己,桎梏自己,但骨子里都希望自己让读者一望便知,留下深刻印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辨识度。他认为眉儿的诗歌是有辨识度的作品。“有些诗人,名气比较大,但是,当读者想起他(她)的时候,可能只记住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有无外延?完全不清楚。而真正的诗人必然是带着一个符号的,比如苏东坡的豪放派,柳三变的婉约派。两三个字就概括了一个诗人。哪怕只留下“幽默”、“性灵”、“沉郁”几个字,也是成功之一种。”作家王国华认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眉儿的诗歌,可能就是“唯美”。再细化一点,这个“美”字可以理解为“婉约”、“清丽”、“轻柔”等等。“婉约”两个字容易让人想到“风花雪月”,或者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事实上,眉儿的作品涉猎广泛,她笔下的季节、亲情、思念、自然和历史都化作她身体的一部分,用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王国华赞叹道:“世间万物,在她那里就是一个出口,即‘唯美’。无论忧伤、惊喜、畅快,还是打量、爱恋、哲思,经过她的文字消化,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说这是天赋也好,本能也好,是别人学不来的。”
在评论家周思明看来,眉儿的诗歌展现了一种以优美为主、壮美为辅,将阴柔与阳刚、清新与柔韧相统一的美学质地。他说:“眉儿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始终保持一颗激情而纯净的诗心。她从个体自我的视角,听从内心灵魂的召唤,以充满艺术张力的笔触,抒写生命存在状态和当下生活风貌,其诗作呈现了一种清新、幽婉、阴柔与阳刚杂糅的诗美风格。”在眉儿的诗集中,抒写爱情的诗歌占相当大的比例,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抒写。周思明认为:这部分诗作,写得入心入骨,出神入化,似乎更能显示诗人的诗写个性和文学才华,更能代表作者的诗歌写作水准。 “通读她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精细、精致、精湛,阴柔、优美主体风格中不无壮美、阳刚元素,呈现了独特诗歌美学风貌”。
作家王盛菲则表示:“读眉儿的诗让人感觉一位温婉的女子默默地向你走来,她的诗歌情感炽烈,表达却非常隐忍、节制。用四字形容,即:浓情淡写。”
对细小生命的尊重和敬意
《证券时报》编辑孙勇对诗的评判,有自己的几点标准:一是诗的语言要精致,不能散文化;二是要有节奏和音乐感,这是诗歌创作应该去坚守的内在使命;三是要有意境;最后是要有金句。他认为,诗是一种短小的语言,没有金句的诗就是一个半成品,如果读完诗后能有一两个诗句,给人留下印象,那这诗才算成了。“眉儿的诗前三点都做到了,而最难的最后一点,其中确实有几首诗给我留下了金句的印象”。作家唐成茂褒扬眉儿以都市诗人的身份,浓墨重彩地撰写当代人的情感史记,用文字的温情秀美对抗世俗的污浊。
在评论家周思明看来,眉儿的诗歌写自我的居多,甚至占到压倒优势,而对民众、民族、世界似乎关注不够。他评论道:“当然,并不是说写自我不好,这也不应该成为问题。李商隐的诗、史铁生的散文,都是写自我的个人情感,写人的生存困境。但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为和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因而能从自我书写中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高度,进而与人类普遍困境接通。这方面,眉儿的诗作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应该成为眉儿今后写诗致力的维度。”周思明认为身为诗人,不能不重视自我与他人、与民众、与民族、与世界的沟通。他希望眉儿能扩大审美视野,继承中外诗歌优秀传统,弘扬诗歌写作现代精神,使自己的作品不仅具有突出的个性,也拥有令读者共鸣的公共性,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播。作家王国华则认为:“对于眉儿来说。她接下来可能最需要的就是一首成名作,一首能够广泛流传的诗歌。以此为路径,带动着读者进入她的唯美世界。”
在市文联副主席张忠亮看来,一个人格局的高下,并不在于他对一些宏大事物的尊重,而是他对微弱的、细小的生命的尊重和敬意。他表示眉儿的诗歌就有这样的格局,对事物的微小细节的发现和书写,是她很突出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也对深读诗会的举办表示肯定和嘉许:“我再一次参加深读诗会,有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深读诗会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了。它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聚会,在读诗、品诗、评诗所提供的文学空间中,它又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这是很好的。我希望深读诗会能够坚持办下去,成为一个诗歌品牌,并且能够在对诗人和诗作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和展现的过程中,为我们深圳的诗歌界、深圳的诗歌再铸辉煌,奉献出应有的担当和力量。”
编辑 林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