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满1米就能听!上交牵手燕子姐姐送上“博物馆奇妙夜”
澎湃新闻
2021-06-01 20:11

在博物馆过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6月1日,儿童节这一天,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来了不少小观众。在驻团指挥张洁敏执棒下,上海交响乐团牵手“燕子姐姐”陈燕华,用一台多媒体管弦乐“博物馆奇妙夜”,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孩子的身高并未达到音乐厅常规进场的最低限制——1.2米。原来,为了满足更多儿童听音乐会的愿望,上交主动降低身高限制,只要满1米,都能来现场听。

同时,为了让更多孩子收到“音乐礼物”,上交再次开启了“一晚两场”的演出模式——在18:00和20:00,与“燕子姐姐”登台两次。两场音乐会2400张门票,悉数售罄。

凯伦·勒弗拉克是一位热情的慈善家、童书作家、作曲家和四个孙子的祖母,她的《博物馆之夜》是一本童书,也是一部专为儿童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孩子还小时,我和丈夫常带他们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后来,我的儿子们也把他们的孩子带到博物馆,并将了解世界的热情传递给他们。现在,博物馆允许参观者在里面过夜,我认为在博物馆里过夜寻宝的故事,可以成为向孩子们介绍博物馆的完美载体。”这是凯伦•勒弗拉克创作《博物馆之夜》的灵感来源。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小男孩梅森想在博物馆里过夜庆生,和两个好友带着头灯、地图和路线清单,从太空馆一路解锁闯关,经过恐龙馆、非洲哺乳动物馆、矿物岩石展厅、生物多样性展厅,看到热带雨林里漫天飞舞的蝴蝶,最终在海洋生物馆中结束了充满奇幻色彩的探索之旅。

《博物馆之夜》大获成功后,勒弗拉克应邀在各地的博物馆、书店和音乐厅演讲和朗诵。2019年2月,她的音乐作品由迈阿密交响乐团首演,同年3月,纽约爱乐乐团在一场家庭慈善音乐会上演奏。这些易解、迷人、想象力丰富的音乐,受到了儿童、成人以及音乐家的一致好评。

今年的六一夜,《博物馆之夜》来到了上海,在“燕子姐姐”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拉开帷幕。

台上,乐手们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巧妙地捕捉了每个孩子和博物馆中每个房间的特色。他们用定音鼓刻画恐龙,用大提琴描绘蝴蝶,用铜管模仿大象的嘶鸣时,纷纷举起手里的乐器模拟大象的鼻子,惹得台下的孩子们大笑不止。

每个乐章中间,“燕子姐姐”都会辅以朗诵,通过活灵活现的语言和表情,描述梅森和小伙伴在博物馆的种种趣闻。遍布现场的大银幕,还投上了色彩斑澜的绘本。讲解、绘本与音乐相辅相成,不仅让孩子们打开了想象力,也让这场博物馆之夜的奇妙之旅,更加通俗易懂了。

“我以前只在动物园里看到过狮子和老虎,没想到这里也有!听妈妈说,台上的叔叔阿姨会模仿这些小动物。”6岁的子越来自宝山,家长给他买了晚上8点的票,然而他按捺不住兴奋,6点多就来了现场乖乖等着,这也是他第一次走进音乐厅。

9岁的周沫本以为音乐会会很枯燥,没想到全程一眼不眨,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很好听的,小提琴会能变成象鼻子,真神奇!指挥姐姐也好厉害,只用一根指挥棒,就能让所有人懂她的意思。”

不只是孩子们觉得快乐,现场的大人们也被治愈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当年都是“燕子姐姐讲故事”的粉丝,“燕子姐姐”温暖如初的声音,现场乐队美妙动人的音乐,带着他们回到了童年,被旧时光抚慰了一把。

(原标题《身高满1米就能听!上交牵手燕子姐姐送上“博物馆奇妙夜”》)

编辑 (冻结)董雯静审读 刘春生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