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始终不变的承诺!深圳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察隅硕果累累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陈震霖 许依妍 /文 莫荣宝/图
2021-05-31 10:46

下察隅镇沙玛村卫生室里,基层巡回诊疗团队的医生正在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排查。

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过渡地带的察隅县,雪域风光,瑰丽奇特。

高原上的天,说变就变。

已是5月中下旬,记者赶到西藏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玛村时,丽日晴空下,瞬间飘起了冰冷雨丝。

村民广场上,84岁的次仁多吉和邻居们边聊天边排队等候。村卫生室里,基层巡回诊疗团队的医生们正在逐个给村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排查。

“这里地处边境线,疫苗接种不抓紧不行。”下察隅镇镇长普布卓玛告诉记者:“下察隅镇一共有6000多人,排查出来有4929人需要接种,像沙玛村这样排查完后,很快可以实现接种清零。”

得益于深圳多年来持续对当地开展的医疗对口帮扶行动,医疗资源原本极度匮乏而且分散的察隅县,医卫水平大幅提升。和此次新冠疫苗接种一样,老百姓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这是始终不变的承诺。自2013年9月起,深圳就与察隅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支援机制,截至目前,深圳共选派11批次、61名专家进驻察隅县人民医院,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医疗援藏,在服务和改善民生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日前,本报采访组一行走进察隅,深入当地医疗卫生系统,探访深圳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察隅以来,鹏城好“门巴”(“门巴”在藏语中意为医生)助力察隅全县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大病不出县,察隅县人民医院从全自治区垫底蝶变为县级医院标杆

竹瓦根镇西侧山麓脚下,崭新的现代化医院建筑群是察隅县最靓丽的风景之一。这是5月中旬正式启用的察隅县人民医院新址。

敞亮的综合大楼住院二病区里,新生儿的哭声嘹亮。来自古玉乡的江央尼玛和晓英措姆刚刚迎来家庭里的第一个孩子:儿子,七斤四两。因新生儿黄疸偏高,需要留院观察几天。

“新医院环境整洁干净,医护人员都很专业,条件很好啦。”江央尼玛告诉记者,“在这里生孩子我们一家人都很放心。”

“生产无忧,母子平安,幸福的不仅仅是江央尼玛一家子。”察隅县卫健委主任片琼说,在深圳对口帮扶下,察隅县人民医院软硬件同步提升,近3年来全县已实现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

由深圳援藏工作组推动建设的察隅县人民医院新址于2019年12月竣工,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兴建,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超过1.1亿元。去年底,各科室和病房开始陆续投用,目前已经服务近13000人次。

见到参琼时,这位戴着黑框眼镜、不苟言笑的藏族女孩正在儿科病房里忙碌着。

参琼毕业于西藏大学医学院,现在是察隅县人民医院一名儿科医生。

“在察隅县人民医院工作时,我正好见证了医院发生的可喜而惊人的变化。无论环境、设备,还是技术,都得到了迭代升级。”参琼坦言,刚来察隅时,一度对落后的条件很不满意,很想调走,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让参琼决定留下来的,是深圳派来的一批批援藏医护工作者。

“自2018年开始,来自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的王甘露医生带领深圳援藏医生来到察隅,通过他们,我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提升了自身专业水平。”参琼说着,露出了笑容。

这已是深圳援察隅医疗队队长、挂职察隅县人民医院院长的王甘露在察隅的第四个年头了。在察隅县接近3年的日子里,王甘露跑遍了全县“三乡三镇”的96个村子。

“我们在党建、职能科室设置、专科能力建设、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药品管理等方面做了创新性改革,将察隅县人民医院打造成标准化的二级医院,并在2019年11月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王甘露告诉记者,目前,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门诊量、住院病人数、手术量、抢救危重病人数等业务指标逐年提高,年度转院人数下降77.7%,群众满意度达97%以上;“大病不出县”正在成为现实。年度门诊量增加35%,住院人数增加37.9%,新技术新项目开展67项,手术量增加68%,其中两年来开展的三、四级手术106台。

“接受等级医院评审时,察隅县人民医院是以林芝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的。”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广东省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组长刘珍春自豪地说,自此,察隅县人民医院从全自治区垫底的县医院,蝶变成全自治区县级医院的标杆,并作为自治区唯一一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的单位推送到国家卫健委,成为西藏首批三家县域内医共体试点单位之一。

小病不出村,山区农牧民常见疾病免去求医奔波之苦

出察隅县城往东南,驱车200多公里,翻越3座雪山垭口,穿过怒江大峡谷,来到了梅里雪山脚下的察瓦龙乡。

群山环抱中,四层楼高的察瓦龙乡卫生院综合业务楼十分醒目。

“这是深圳市宝安区于2016援建完成的,2020年又投入300万元建设二期工程,目前已验收完毕,投入使用。”察瓦龙乡卫生院负责人红梅说。

“卫生院原来只有一排简易的平房,现在焕然一新。”红梅告诉记者,“这不,一套刚从广东运来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很快就将被安装进4楼装修一新的DR室里啦。”

这是红梅期盼已久的设备。“有了DR设备,许多疾病就可以初步判断了,患者也不用急忙忙转院了。”红梅说,在察瓦龙,危急患者转院可不是小事。

现在设备基本齐全后,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在察瓦龙乡卫生院都能做了。小病不出村,山区农牧民常见疾病不用再四处奔波求医了。

20岁的藏族女孩白玛卓嘎家住察瓦龙乡门空村,她说,家人、村里人遇到一些常见疾病,在乡卫生院就能治好,很少有人往县医院跑。

“我们还积极支持当地卫生院所持续为农牧民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工作,这个很重要,也是近年来基层医疗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县卫健委副主任黄伟告诉记者,以察瓦龙乡为例,目前,该乡卫生院已签约200多位慢病患者,医生每个季度都要到每位农牧民家里随访一次,让他们能享受到和大城市一样的慢病管理服务。

医疗硬件水平提升之外,深圳援藏医疗队还坚持送技术到乡镇村卫生机构。

“去年我见到王甘露院长就有4次之多,不是培训,就是指导。”红梅说,王院长的培训效果很好,整个察瓦龙乡卫生院、包括村医在内的50多人都来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

名医“连连看”,察隅各级医院与深圳三甲医院实现远程会诊

在察隅县人民医院一楼DR/CT室采访时,记者正好看到了一张特殊的影像会诊报告单。

报告单抬头写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而病人则是察隅县一名48岁的患者敏美,远在宝安区的医生给出了的诊断意见。

“这就是深圳援藏医疗团队完成的最有意义工作——远程医疗系统。”王甘露高兴地说,这个系统架起了深察两地医疗资源链接的空中桥梁,实现名医“连连看”。

“全年远程审方12427笔、全年远程心电诊断654次、全年远程DR/CT诊断5145次。”

这是察隅县人民医院二楼大屏幕上显示的远程医疗系统实时数据。

去年11月,一位22岁的姑娘白玛出现不明症状的口腔溃疡,并逐步发展深入到咽后壁,后来因咽部疼痛唾液都不敢往下咽,四肢和脸部都长满了斑丘疹,四处求医无果,当地医生一时束手无策。

名医“连连看”!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宝安区人民医院很快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远程会诊。凭借多年经验,风湿免疫科专家郭成山怀疑白玛患上的是“白塞病”。经过针刺试验,确诊果然如此。宝安医生还往察隅寄去了当地所缺少的对症药品“沙利度胺”,治好了姑娘的病。

自2019年10月开始,深圳援藏医疗队对察隅县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依托智慧医疗平台和远程互联网平台,逐步推进县域内医疗合作共同体的建设,已经打造了8个“察隅乡镇卫生院-察隅县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三级远程会诊信息化平台,包括远程疑难危重症会诊平台、远程DR、远程心电、远程危重病人查房等。

这意味着宝安区人民医院与察隅县人民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96个村卫生室实现了无缝连接,开展常态化远程诊疗,让察隅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深圳市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深圳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察隅县级医院取得了显著成果。”察隅县委副书记、县长杜元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说,多年来,深圳援藏的医疗专家们扎根当地,深入偏远贫困乡村及边防官兵,依托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等平台的搭建,全方位提升县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96个村医务室的整体医疗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各类医疗与卫生人才,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充分体现了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

莲花山上,万木葱茏。

察隅河畔,格桑花开。

山海携手,深察情长。新时代新征程中,两地必将在对口帮扶中续写出更多“春天的故事”,演绎出更精彩的华章!

(原标题《这是始终不变的承诺!深圳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察隅硕果累累  》)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冻结)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陈震霖 许依妍 /文 莫荣宝/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