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7月深圳首批共68组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后,2月25日,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联合福田区演艺协会首次评选出深圳“年度十佳街头艺人”,以此作为一种鼓励机制,让街头艺术可以更有机地存在于深圳这座现代都市。
街头艺人英文为Busker,目前在国际上分为艺术型、半乞讨型和纯爱好型。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艳羡欧美许多城市的广场上,随处可见从事绘画、音乐、行为艺术等各式各样表演的街头艺人。
近些年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以及全国众多旅游城市,街头艺人的身影并不少见。随着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一批街头艺人的走红,更是燃起了许多街头艺人心中的艺术火焰。然而如何管理,则是街头艺人给政府出的一道考题。
有序管理不是简单压缩街头艺术空间
过去近十年,深圳中心书城广场就是一个街头艺人“高密度”的聚集地:左边是躁动的摇滚乐队,右边是安静的绘画一条街,前面在拉二胡,后面在捏面人……虽然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驻点,但随之也出现了争抢地盘纠纷不断、声乐表演噪音扰民、水准良莠不齐、流浪乞讨汇聚等现象,街头艺人群体仍然存在流动性大、缺乏管理、鱼龙混杂等问题。
“管理不是简单压缩街头艺术的空间,而是营造街道艺术发育成长的良好空间。”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悦华表示,管理街头艺人关键要确保“规模适度、秩序可控、整体和谐”。
2014年,福田区演艺协会发起建立“深圳街头演艺联盟”,700多位街头艺人入会,算是街头艺人有了行业组织。当年10月,上海先深圳一步,静安区政府联合上海演艺行业协会,在该区实行了街头艺人持证上岗,成为了此举的全国首例。
深圳福田区紧随其后,于2015年4月1日对中心书城广场的街头艺人试行“划定区域、固定位置、抽签派号”的管理模式;7月4日,首批68组经过前期评审领到了街头艺人证的艺人们被分为视觉艺术、创意工艺和表演艺术共三类,开始了正式的“持证上岗”,表演时间也有严格的细化规定,譬如工作日只能在晚上演出等。
而在持证上岗前,艺人们还须参加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组织的短期培训,并签订《自律公约》,自觉在规定区域和固定位置活动、严格遵循规定的演艺活动时间、控制表演音量、抵制格调低下和淫秽粗俗、恪守艺术为上的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等。
“持证抽签上岗能给深圳街头艺人的管理和自律起到积极作用。”福田区演艺协会(街头演艺联盟)副会长周贞羽说,协会未来还将举办街头艺人水平“提升研习营”,邀请国内外知名街头艺人、文化专家开展讲座培训;与此同时,联盟还将吸收更多高水准的街头艺人为会员,并组织持证艺人到旅游景点或场馆演出,以实现街头艺人更大的艺术人生价值。
持证让街头艺人感到被尊重
距离“持证上岗”施行不足一年,便评选年度十佳街头艺人,周贞羽表示,这可以算是一种鼓励机制。“深圳街头艺人证颁发是实行每年考核的,按照规定,街头艺人若连续5次考勤缺席将须退出,而若当选年度十佳则可以获得加分或免考资格。”
周贞羽介绍,深圳“十佳街头艺人”申报评选小组首先根据现有持证街头艺人的艺术水准、个人形象,综合出演情况、日常表现等进行一星至五星的评级,评星为三星以下的不具备该年度十佳街头艺人的参选资格;然后由参选的持证街头艺人提出申请,所有持证街头艺人进行“十佳”互投评选,组委会根据票选数据列出前20名;最后由市民通过“福田区演艺协会”微信公众号投票选出最终的“十佳”。
在广场从事二胡表演7年的骆宏俊当选了“十佳”,他用一首打油诗表达自己的心情:“街头拉琴十六年,一路艰辛一路难;持证演艺已然好,又获十佳再开颜。”老骆已经60岁了,以前家人看见他在深圳街头拉琴很是心疼,他自己心里也很难受,但自从“持证上岗”,尤其是当选“十佳”后,老骆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
当然,管理施行尚不足一年,仍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老骆就提出,每个月抽签进行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演出并不是最佳方案,因为表演时间短,观众太少,都会导致艺人收入下降,从而流失优秀的街头艺人,“尤其现在街头艺人越来越多,不能只限于中心书城广场这一块场地,政府应该多开发几块区域,让艺人发挥。”据了解,在街头艺术繁盛的台北,共有68个公共空间作为街头艺人表演场地,其中包括捷运站、公园、广场、商圈徒步区,还有部分景点。
来自哈尔滨的画师高庆久也说,抽签导致的各类艺术表演场地混搭,对于画师来说不是好事,“以前画素描的都会将位子摆在一起,形成‘素描一条街’的好气氛,现在抽签后大家的位子都散了,驻足的观众少了,气氛也没了。”
曾在法国生活两年的深圳市民张先生,曾接触过不少当地的街头艺人。“法国的街头艺人每个礼拜都有一个竞赛,排名靠前的艺人可以在一个地方献艺好几天,这似乎是一种更有趣味的抽签。”
“持证上岗”是国际通行办法
曾有媒体报道,在《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书中,作者洛秦采访了美国街头音乐集中的几个城市,整理出美国街头音乐演奏的乐器有长笛、吉他、小提琴、手风琴等数十种,表演形式包括乡村音乐、无伴奏五重唱、安第斯音乐等——街头艺术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艺术水平。
因为街头艺术的繁盛,欧美国家也自然对于其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其中“执证上岗”是普遍做法,为的是将艺术型街头艺人与半乞讨性质的街头艺人和纯爱好型的街头艺人相区别。譬如在悉尼,街头艺人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受政府监管的职业,警察会对艺人进行身份登记并收取税金,不过由于街头艺人的盈利很难估计,所以交税全靠艺人自觉。
纽约对于街头艺人的管理则经历了一个从取缔到有效管理的过程。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10年的时候,由于街头艺人大量占用人行道造成交通堵塞,纽约市公园局出台规章,禁止在离华盛顿广场公园纪念碑或喷泉50英尺的距离内从事商业活动,包括街头有偿卖艺;同时,纽约的其他公园也大幅削减了街头艺人的经营摊位。不过,对于不收取捐赠、纯爱好型的街头艺人,政府则采取完全开放的态度。
一直十分尊重街头艺术的英国伦敦,却在前两年出现了管理上的大问题。据了解,伦敦的一些地区会向街头艺人收取强制性的一年期许可费,这使得许多街头艺人不得不离开伦敦转去其他城市生存。
但在2015年3月23日,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居然抱着吉他出现在伦敦桥地铁站,和街头乐队The Tailormade一起演出,现身说法为街头艺人争取权益。早在2014年,他便发起系列活动支持街头艺人在热点街区、城镇中心及公共区域演奏,呼吁不要让伦敦成为一个没有街头艺人的城市。从那时起,每年4月,伦敦都将固定举办免费的街头音乐大赛,给更多街头艺人被挖掘和发现的机会。
知乎网友“黑miaty”说,正是文化艺术才滋生专属于一座城市的特色,如柏林之严谨,巴黎之浪漫,里约的热情。“深圳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一直很高,所以接受街头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有在文化自由之风的影响下,它才会成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
深圳“年度十佳街头艺人”名单:
视觉艺术类(5人):盛建、金京哲、朱诗胜、张光明、徐祖金;
创意工艺类(3人):魏云燕、邓倩、杨攀峰;
表演艺术类(2人):骆宏骏、邓奇奇;
"媒体评审最具价值街头艺人"名单:
视觉艺术类(3人):高庆久、李强波、胡勇;
表演艺术类(1人):韦文豪
编辑 钟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