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马路、密路网”、“街区制”、“一张蓝图干到底”正成为城市规划的热门词。
事实上,在深圳前海,这片的15平方公里新城,早在2012年规划之初就提出了“小尺度开放街区”的概念,强调尺度宜人、功能混合、慢行主导的街区开发模式,试图构建紧凑合理、绿色生态、富有城市个性的人文城区。
令人更为期待的是,滩涂起城的前海,一张白纸作画,从规划、设计到执行均严格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来推进,充分保障了开发建设的连续性,也将避免重复建设、改造所带来的折腾反复与利益纷争。
现今,前海开发进入第六个年头,新城轮廓初步呈现。占桂湾片区1.1平方公里面积也即是前海的中央商务区成为优先发展区域。不仅五千余套公租房成功入伙,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卓越、华润等项目都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一批商业公寓、高端写字楼以及商业设施有望在2017年底前相继建成并交付使用。
这一片先导区,将成为未来前海街区形象的示范样板。
我们或可想象这样的画面:街区将不仅仅是高楼广厦、通衢大道,鸿篇巨制的规划被精细编织的“窄马路”“小街巷”所代替,有让游客驻足的街头、鳞次栉比的小店,人们通过步行、公交、小汽车、自行车,15分钟内可以找到学校、公园绿地、医院、高端办公场所、文化中心,城区的“界面”友好,更有趣味性,更加舒适。
在未来的两年间,在前海桂湾先导区,这一切都将清晰可感、举手可触。
以单元地块开发为主导
“窄马路、密路网”,这些名词在城市交通领域并不陌生。
巴黎、伦敦、罗马、巴塞罗那等城市,都是“小街区”理念的首批践行者,小的街区规模、细密的道路网络、绿地公园和公共建筑集中密布,让这些城市显现出独特的美感。
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多采用“大地块”的开发模式,土地和新城规划强化以汽车为主导,造成城市空间被多车道的宽阔道路网分割,不仅通达深度有限,城市空间变得冷漠、隔离,又容易造成更大的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
定位于“打造中国自贸区标杆”的前海,目标则是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有品位、有文化、有艺术的现代城市典范,精雕细琢、精耕细作,画最好最美的图画。因此,从设计理念上就能明显感受出不同于一般规划的人文尺度和先进理念。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詹姆斯.科纳是前海城市概念的最早设计者,前海“水城”的概念就出自他手。
在阐述前海的规划理念时,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虽然前海要解决金融、交通和建筑方面的问题,但必须以提升和加强公共领域、城市地表和城市衔接空间的方式来进行。
“大量的公共空间会在很大程度上舒缓人们的紧张感,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够呼吸。同时,倡导多元文化的城市理念,充满创意和生机,能吸引人们前往生活和工作。”詹姆斯.科纳说。
在随后2013年出台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中,这一理念得到了深入拓展。按照规划,前海15平方公里分为22个开发单元、共102个街坊,倡导“整体开发”的模式,通过道路与市政管线、地下空间及连廊整体开发建设方式,进行“一体化”打造,讲究的是立体、互联互通、均衡多元。
2015年,作为前海法定授权的开发建设及投资主体,前海投资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也提出了“以单元地块开发为主导,以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的发展理念。可以说“单元-街坊”一体化开发,成为了前海开发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500米范围满足日常生活娱乐需求
“前海的城市设计、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它是全新的,为我们规划路网、慢行交通提供一个独立的交通空间,让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回归到‘人’。”前海控股基建事业板块建设管理部部长常海告诉读特记者,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摈弃大马路、高层建筑所设置的钢筋水泥樊篱,不仅考虑到现代交通的需要,更应该是“紧凑的、精明的”,让街区主要以人行为尺度。
此外,在交通方面,“窄马路、密路网”的规划理念,也应当与轨道交通路网加密、公交服务提升、发展绿色出行相辅相成。
为此,前海充分借鉴纽约曼哈顿、香港中环、台北信义等现代成熟CBD的成功经验,以“公交+慢行”为特色,规划了多条轨道接驳通道网络、空中连廊与各种休闲通道网络。据推算,到2030年,前海合作区的交通需求,高峰小时机动化出行40万人次,其中轨道公交出行将承担80%以上,高峰小时慢行出行达18万人,慢行交通方式占全方式分担率也将达到30%。
在前海先导区的规划图纸中,这些理念体现得十分明显。城市中的社区布局更像是一个排列整齐的键盘,四通八达的“窄马路”脉络清晰。道路线网密度提高、人行道宽度增加、道路切角减小,街区也被划分为人本尺度的开放式小街区,市民可以自由穿梭在在不设“围墙”、由方格化马路围绕的街坊里。
此外,作为中心商务区,除了是“品质生活”的代名词,先导区也承担着“前海CBD、吸引现代服务业集聚”的主载体,路网稠密也将使更多住宅、商店、学校与道路直连,宜商位置较多,增加了商业空间的供应。
据常海介绍,到了2017年底,1.1平方公里的先导区内居住人口约4万,就业人口9000人,223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将建成13公里道路、4座景观桥、约2.5公里地下步行通道以及多条公交线路,加上已建成的1、11号线,交通将极为便利。此外,先导区内还将建成2所学校、4所幼儿园及2个大型餐饮中心、1个购物中心、3所社康中心以及小区文化室、社区服务站、垃圾收集站、超市便利店等等基本公共生活配套。
比较相近的例子是美国曼哈顿,街区由一个一个长方向的单元组成,纵向隔八九十米就一条街,横向100-120米左右一条路,路幅大概12-16米,方便了交通出行,整个街区也被激发了出来。基本上,在人们出行500米范围内,就可以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娱乐和购物需求。
将“一张蓝图”贯穿到底
小尺度街区不能侵吞公共绿地,除了最初规划时就预留出相应的资源,也需要在执行上的贯彻始终。
为了保障从规划、建设、管理都按照最高的统一的标准进行,前海实施“规划一张图,地上地下全覆盖”的原则,将“一张蓝图”贯穿到底。
常海透露,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前海先导区目前正在进行深化设计招标,将引进国际一流的咨询顾问单位量身设计打造。
“一体化设计是前海开发建设的重要原则,我们希望能够再细化下去。比如包括公共空间位置及形态、地下空间形态、室内步行通道、连廊系统、绿化面积比例、甚至街上公共配套的配置、铺装、街道家具及智能标识、景观等构成,都在规划设计阶段统一确定。”
这样,未来在前海,人们就不会看到那种只有高楼大厦、“千城一面加广场”的形象,常海说,取而代之的是范围确定的街坊、狭窄热闹的和有多种功能的街道,处处是景、人们可以随时驻足,乐于在此交往,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