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形成“1+7”模式社会组织创新示范集群效应
读特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马娴娓
2019-05-07 18:06

推动深圳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的纵向合作升级,解决不同类型社会组织间横向跨区域合作的痛点,深圳积极推动组建园区发展网络,形成具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创新示范集群效应。记者5月7日从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获悉,目前我市已建成7个区级社会组织园区。

日前,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深圳市福彩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及深圳市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基地主办了“社会组织园区发展网络座谈会”。全市各社会组织园区运营机构负责人、入孵社会组织及初创公益机构代表,共同探讨社会组织园区规范化管理与专业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深圳已形成“1+7”模式的社会组织创新示范集群效应。其中,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运营的深圳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基地,是市级公共服务平台。深圳还成立了宝安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龙岗社会创新中心、南山区社会组织创新苑、盐田区社会组织服务园(筹)、罗湖社会创新空间、龙华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7个区级社会组织园区。

建立社会组织园区发展网络,有何效果?据介绍,以深圳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基地为例,近年来,通过发布社会组织和各行业动态信息,对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需求,整合社会组织和政府各部门、各区、街道资源,实现政府、社会、市场三方的良性互动,营造了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以创新示范基地为基础,分别与各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创新空间、创新中心、交流基地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社会组织资源利用最大化。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在“社会组织园区规范化建设”中,于2006年全国首创“公益孵化器”概念,目前每年在全国孵化约20家民间公益组织。其最先实践的“公益创投”方式也得到广泛认同,先后与企业、政府合作开展了若干公益创投项目。

深圳壹基金旗下“我能实验室”品牌自2015年10月创立以来,积极支持和培养行业组织和个人以创新模式参加公益,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吸引882个项目报名,其中98个项目晋级,47个项目获得资助,培育了BeeCo同耕·城市农夫、社区妈妈活力公寓、握手302等一批优质的项目,其中两家获得共益企业认证。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马娴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