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女性生育调查 | 社会,隐者
黄惠珊
2019-05-07 13:27

房间里的大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性观念也更加开放。据央视新闻调查显示,我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平均5%-10%的男孩和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或者性体验。

与性行为活跃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性教育的贫乏。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性学教授彭晓辉指出:“99%的中国年轻人是性盲,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下,中国目前的性教育基本为零。”

“毋庸置疑,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量上升,与我们当前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必然联系。”性教育专家方刚在接受搜狐网采访时指出。

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开展的“中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行的政策开发研究”显示,在中国每100名15--24岁的未婚女孩中有4名怀孕,她们中几乎90%选择人工流产。

怀孕、人流、分娩的低龄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青少年多元化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同目前提供的针对这个人群的教育之间,仍存在明显的断裂。性教育问题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一直处于避而不谈、视而不见的状态。

“如果当初我对这些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可能也不会怀孕,也不会有后来这么多事情。我觉得社会有很大的责任,现在教育都对这些闭口不提,真的不太好。”受访者毛婷回忆起自己当初怀孕的原因,她认为是性知识普及不到位造成的。

国际上有三种类型的性教育模式:第一种是守贞教育,目标是让青少年不发生婚外性行为;第二种是安全教育,目标是保证青少年安全;第三种是整合教育,把性教育视为青少年人生教育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国家采用的性教育偏向于守贞教育,采取对青少年单纯禁止的方法,甚至禁止他们谈恋爱,但这样的性教育效果十分有限。

性教育专家方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建议,在整合型性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倡导一种赋权型的性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模式,让青少年充分掌握安全性知识,培养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最终让他们在性问题上具备理性的自我决策能力。

找不到的援助

目前针对未成年妈妈救助的公益组织很少,只有地方医院与公益组织联合创办的“意外怀孕救助中心”。在这些意外怀孕救助中心里,唯独“七色花意外怀孕少女帮扶组织”是针对未成年少女开设。

“七色花意外怀孕少女帮扶组织”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但在2017年创办一年时间便停办了,如今百度百科上也找不到这个组织的相关资料。

“未成年不具备完全行事能力,生育的决定权在监护人。公益组织如果帮助未成年人劝服监护人,其实很容易惹麻烦,尤其是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长,义工根本没法干活。他们会说,这是我们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所以怀孕的未成年人也不敢向社会组织求助,也是‘家丑不可外扬’心里在作怪,公益组织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深圳义工联的义工黎女士向记者解释道。

深圳律师协会李律师认为:“生育权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之一,受法律保护。根据法律未禁止即为允许的原则,即使女性未达到婚育年龄,选择了生育也依旧受法律保护。”

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却在非婚生育人群中断层。符合生育政策生育的妇女可享受生育保险津贴,生育小孩的费用报销后只需几十块。而非婚生育的妇女只能全额自费,费用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生育保险津贴的设立没有从公民权益的保护出发的,而是成为了鼓励婚内生育的辅助。在社会保障制度里,未成年妈妈成为“隐者”群体。

据现有报道统计,中国的青春期妊娠率已经达到3%,并以每年6.68%的速度激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0年报道指出,中国的少女妈妈数量占全世界的1%。少女妈妈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却没有针对少女妈妈的保障。

保障迫在眉睫

除了未成年妈妈“被隐身”,孩子也“被隐身”了,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保障同样是缺席的。

非婚生育夫妻双方多是未达到生育年龄,没有领取结婚证,孩子无法正常入户。没有户口,教育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找关系上户口、找关系给小孩找学位,这些未婚夫妇经常需要找关系来维持办事的方便。

早在2016年,北京已经开放非婚生子女落户。在“办理新生儿户口须知”第七条显示,“非婚生子女现只能随母报户口,还需提交亲子鉴定。”

在今年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出对于保障未婚妇女生育权几点建议:撤销或修改对非婚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规范性文件;建议公安部废除任何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充分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权益,包括无条件为非婚生育的孩子上户口。

黄细花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立法中对未婚女性生育权只有一些原则性的、模糊的规定,但只要不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法律没有限制或禁止的部分,就是人们的自由空间。

对于未成年生育这个行为,我们认为社会应该要充分看见这个行为主体的合理需求,而最好的态度应该是:不鼓励,但保障。

毛婷生于城镇,是当妈妈的使命感让她决定剩下小孩;李子玲虽生于农村,但父母也从小教育她读书很重要;覃瑜敏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如今日夜为事业拼搏;刘玟君选择早生小孩,当初只是帮她早完成人生任务;张心遥有着当高校老师的父母,早婚生子是她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李冬生于单亲家庭,一边带着孩子,也考上了人大的法律硕士;吴绍仪陷入婆媳矛盾中,但也逐渐找到婆媳相处之道。

她们各人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教育条件不同,但她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做出这个选择对她们来说是困难的,那当她们已经走上这条路之后,我们能做的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要思考,我们该如何保障这群有点特别的未成年女孩。

编辑 张颖

(作者:黄惠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