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一团线,却可以让整个街区生动活泼起来。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一位名字叫毛晚的年轻妈妈为上海浦东锦绣坊穿上了一件美丽的“毛衣”——500米的用彩色“毛衣”包裹的栏杆上,缀满大大小小的萌宠玩偶,为这片街区带去了不一样的色彩。
2015年,毛晚正式升级成为母亲。和想象中初为人母的欣喜不同,顺转剖的双重痛苦、产后的身体虚亏、反复发作的乳腺炎、支离破碎的睡眠时间……“整晚睡不着。”直到毛晚加入了一个新手妈妈群,在和群友们诉说自己的心理状态后,有人悄悄地私信她要小心,她的状态很像产后抑郁。
曾经的毛晚是朋友心目中性格开朗的“开心果”,工作后做过活动策划与主持,从来都是现场那个最会调节气氛的人。“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一点呢?”毛晚不由地想到,自己工作时就很喜欢用钩针和绒线制作一些小物件,很受身边朋友的喜欢,如今天天在家带孩子,不如重新捡起当初的爱好。
就这样,毛晚很快捡起了编织手艺,草图、采购、编织,只要可以画得出图的物品,她都有办法将它变成实物,并且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作品给别人。
渐渐地,毛晚发现,自己不再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了。与此同时,她也结交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全职妈妈”与编织爱好者。这些人中,有一些和毛晚一样,因为产后抑郁而爱上了编织,并且慢慢走出抑郁。在交流、切磋编织技艺的过程中,毛晚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弱,甚至出现了帮助别人的念头,尤其是那些曾经和她一样被产后抑郁困扰的姐妹。
“可不可以向更多人展示大家的作品?比如街道、路边?”带着伙伴们的期待,毛晚开始在上海找寻目标,走了很多地方也没有发现合适的区域与空间。朋友的帮助下,毛晚来到了浦东锦延路一代的锦绣坊,在这里跟伙伴们一起为整个街区精心设计了“手作计划”。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