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产业结构差异,我市各区在专利申请数量、授权数量、专利类型的分布、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都存在差异。 读特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市各区自主创新能力各有所长,南山区、龙岗区、大鹏新区的有效发明密度均大于深圳整体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94.88件/万人。
南山区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企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均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发明专利申请突出。南山区的发明专利主要申请人包括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该区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高达356.15件/万人,位列榜首。
龙岗区的发明专利主要申请人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巧夺天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该区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126.35件/万人,居全市第二名。
大鹏新区的发明专利主要申请人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该区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102.74件/万人,挤身三甲。
坪山区的发明专利主要申请人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深圳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该区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88.74件/万人。
光明区的发明专利主要申请人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该区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87.57件/万人。
福田区、龙华区、盐田区、宝安区、罗湖区的有效发明专利密度分别80.47件/万人、36.75件/万人、 30.44件/万人、25.60件/万人、15.32件/万人。据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分析:有效发明专利密度高的南山和龙岗等区,体现出高价值专利由大中型企业申请集中的态势,可见该区域研发创新和专利申请是由大中型企业和机构所主导;而有效发明专利密度低的宝安和罗湖区,中小微企业专利申请活跃但偏重实用新型的申请,与各区的产业发展重点基本相符。
另据了解,深圳高新区(扩区前)包括南山区科技园园区、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园区、大沙河创新走廊等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扎实,为引进国家资源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平台。该区的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突出,一直以来是深圳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区域。该区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40,891件,占全市有效发明总量的34.40%。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