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 | “还有什么深圳不能制造?” 智利总统皮涅拉这样感叹深圳创新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文 何龙/图
2019-04-28 23:03
摘要

“还有什么深圳不能制造?”

你眼中的智利是怎样的?车厘子、牛肉还是美景……除了这些,智利还有你所不曾了解的另一面: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创新,以技术革新造福民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4月27日至28日在深圳开启24小时“创新之旅”,期间他不禁感叹到:“还有什么深圳不能制造?”不论是参访企业还是深度座谈,从他的讲述中,一个以开放创新和以高新科技为发展愿景的“智利形象”跃然眼前, 智利期待更多深企将前沿技术带到智利,助力智利成为一个高科技国家。

智利总统接受读特记者采访。

与全球创新高地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皮涅拉的深圳行程中除了常规的高层会见和企业参访,还有一场特殊的会议:与深圳企业家座谈聚焦创新与教育。“智利希望通过智慧城市、新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中焕发国家的新生机,其中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非常重要。” 皮涅拉说,目前智利倡导低碳发展,全力支持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交通领域的电动化。此外,智利积极发展5G技术,希望让智利不同行业从物联网的创新应用中受益,让身处大都市和远在乡村的人们都享受到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红利。“不仅是技术,还有教育。智利倡导学校对学生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关注全球挑战的责任感,例如关注气候变暖如何从身边做起。” 皮涅拉如是说。

智利总统在比亚迪总部参观 。

皮涅拉引用了在智利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想看古代中国,去北京;想看现代中国,去上海;如果想看未来中国,那就去深圳。 在他看来,深圳之行至关重要正是在于其“未来感”,智利希望从深圳创新技术发展中汲取更多智慧,为其领跑拉美创新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目前,智利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这两个全球著名的创新高地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期待深圳成为其全球第三个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加强在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和教育等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皮涅拉说。

瞄准新能源技术引领智慧交通

继4月25日在北京访问滴滴出行总部,4月28日下午皮涅拉来到了深圳的比亚迪公司,充分显示其对实现智利交通服务共享化、电动化的的关注。皮涅拉不仅乘坐了“云轨”,还在智利顶尖赛车手的驾驶中体验了全新一代电动汽车的“速度与激情”。

智利总统在比亚迪“云轨”站台发表致辞。

皮涅拉表示,智利在拉美国家率先推出智慧城市计划,以科技赋能交通服务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为改善首都圣地亚哥及智利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智利政府推出了宏大的计划,包括开发新能源技术和公共交通的电动化。皮涅拉透露,智利计划到2022年将电动汽车的数量增加10倍,就在首都圣地亚哥,未来几年计划新增5300辆电动大巴,并计划在机场接驳区域新建多条“云轨”。

“智利是一个传统燃料资源贫瘠的国度,但却在开发新能源领域拥有天然优势。例如,智利有很多沙漠地形,富有太阳能和风能,智利拥有长达6000公里的海岸线催生潮汐能,此外大量活火山产生地热能。由于日照和风力的种种限制,智利积极吸纳各国先进技术发展储能系统以便更好地有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皮涅拉充满自信地说,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铜和锂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和第二大锂生产国,而锂正是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成分。

技术革新是智利面向全球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智利蝉联拉美首位。皮涅拉表示,智利致力于建设一个高科技为导向的创新型国家。“智利是世界新科技通向拉美市场的门户,作为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智利一直走在拉美地区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其多项改革或重大举措都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被视为拉美地区的‘风向标’。”皮涅拉举例表示,墨西哥城、厄瓜多尔等拉美大都市都密切关注新能源交通技术在智利的推行情况和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

读特记者在深圳机场停机坪。

“我非常期待深圳不断有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智利以及全球更多城市。” 皮涅拉认为,技术革新是智利面向全球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几年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智利欢迎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智利的创新更加注重开放和多元,随着世界各地的企业前往智利,他们不仅带去了世界前沿的技术以及商业模式,也提升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准。

编辑 罗越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