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代表云集“2019全国新闻毕设研究论坛”,深大新闻教改经验受好评
读特记者 韩文嘉
2019-04-28 15:03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新闻毕设再次引发全国关注。“2019全国新闻专业毕业设计研究论坛”于4月26日-27日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全国63所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和教师代表出席论坛并在现场全程观摩了深大今年的新闻毕设答辩。

此次论坛主题为“数字时代的新闻实务教育”,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主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是国内第一个关于新闻毕设的全国学术会议。

深圳大学自1997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以毕业设计加个人研究报告取代毕业论文的本科新闻教育改革,并从2009年起延伸至新闻专业——后者同样走在全国前列。深大这一改革尝试,得到教育部高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肯定和支持。10年来,深大的新闻毕设发展为以大纵深、多媒体、高质量为特色的新闻大制作,并形成了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这一经验已被全国数十所高校借鉴和采纳,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这类985、211名校,而更多院校已决定开始这一改革。

近年来,深大的新闻毕设作品也受到新闻业界的关注与好评,很多作品被中央、广东及本地主流媒体报道或转载,并在包括四大门户网站在内的网络上广泛传播。其中5部作品被澎湃新闻全文转载,并上了点击量的排行榜。今年毕设答辩中,《深圳特区报》编委叶晓滨、《深圳商报》编委米鹏民作为业界嘉宾评委,对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热情的鼓励。

在论坛上,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兼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新闻学学科教指委前主任委员李良荣表示,他认为,现在新闻传播学学生的文字能力在下降,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忧虑。毕业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学业考验,是学习成果的展示机会,符合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性质。同时,毕业设计是本科生走向社会的“成人礼”,是一项宝贵的经历。

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深大的新闻毕设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是毕设受到师生拥护且能走到今天并越走越好的主要原因。虽然新闻传播形式不断的变化,但对于新闻人写作与多元叙事的能力的要求没有变。通过毕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融合叙事能力、社会连接意识与公共服务精神这些核心能力。

“新闻教育要‘深耕传统优势,推广深大经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高校新闻学学科教指委前副主任委员蒋晓丽表示,如今各个院校都在开展新闻教学的改革,如何重建专业的坐标,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关乎学科成长的大事。深大坚持用毕业设计的做法来检验和培养学生,具有示范意义。学生作品也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深圳。“时间越久,这些作品的价值会越高。”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新闻学科带头人辜晓进介绍了深大毕设多年来的做法与经验,深大用毕业设计倒推新闻实务教学的调整与改进,以优质多媒体新闻大制作的要求,审视前端教学安排、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同时,也倒逼教师提升实务能力,通过全程浸入式的毕设指导,倒逼老师不断提升新闻实务的指导能力,当好合格的向导。

论坛上,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民意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锡苓等都围绕毕业设计与新闻实践展开话题。演讲嘉宾和各地老师们对深大以新闻毕设为代表的本科新闻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深大新闻系毕业生代表陈旖、刘羽洁、张子怡也在分会场上分享了他们的毕设内容和体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