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已启动,除了交通,未来,二线关口的景观将变成什么样的景象?
3月1日,市城管局公布了八个二线关关口景观提升工程方案。
据了解,关口交通改善后,释放了大量绿地,景观提升将关口的交通功能与绿地功能相结合,打造简洁大气、繁花似锦的城市公共景观节点,记录二线关历史,提升城市环境。
据悉,景观提升时,将结合各关地域文化和绿地类型分别打造出各自的景观“特性”,形成一关一特色的差异化景观。并通过海绵城市技术、立体绿化、连通原特区内外绿廊、与绿道衔接等7种策略对关口景观进行全面提升。
市城管局绿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每个关口的地理区位、规模大小、现状情况不同,将关口绿地类型分为三类:纪念性公园、休闲绿地和道路绿地。
其中,同乐关联检楼将改建为历史文博馆,绿地类型为纪念性公园;
沙湾、背仔角关口绿地作为城市景观节点,并增加休闲场地及配套设施,定位为休闲绿地;
南头、梅林、布吉、白芒、盐田关进行绿化提升,定位为道路绿地。
公园、绿地、博物馆!想想就美啊!虽然改造完成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小编看着这些效果图,就已经觉得美翻了!
方案显示,白芒关改造后绿化面积0.63万平方米。设计综合分析道路线型和人流构成,以道路绿化为主。
布吉关绿化面积为1.2万平方米,现场保留绿化面积约0.18万平方米,设计与周边绿化相互协调,使关口绿地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恢复绿化,提供防护、游憩功能。
梅林关绿化面积为5.84万平方米,临时绿化面积约4.1万平方米,永久绿化面积为1.74万平方米,现场保留绿化面积约0.11万平方米,需拆除后迁移利用的绿化面积约1.32万平方米。
设计将二线关的记忆通过绿化的形式、景观的元素“烙印”在场地之中,表达“南海之圈”的设计理念,以梅花的样式种植,成为关口绿地中的“亮点”。
南头关绿化面积为5.84万平方米,现场保留绿化面积约2.2万平方米,需拆除后迁移利用的绿化面积约0.66万平方米。同样将二线关的记忆通过绿化的形式展现,种植花叶橡胶榕和开花乔木。
沙湾关改造后绿化面积约1.14万平方米,设计为公交车站加社区公园的景观生态建筑,既解决周边片区公交场站严重不足的问题,又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的场所。
盐田关改造后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以道路绿地为主。
背仔角关改造后绿化面积0.6万平方米,其靠近海边及盐田绿道,设计了景观广场、停车场及绿道休憩驿站综合地,同时布置景观文化构筑、艺术小品、休息坐凳等人性化休闲设施,形成滨海休闲开放绿地景观。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