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打造“一带一路”法治地图 年底覆盖沿线64个国家
读特记者 马培贵/文 耿超逸/图
2019-04-24 10:43


“一带一路”倡议是形成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促进和平发展的伟大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沿线国家企业“引进来”已经成为大的趋势。

然而现实中,语言不畅、对“规矩”理解偏差等信息不对称原因,影响了“一带一路”投资者的步伐。除了认知能力和资源的差别外,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的障碍是对域外法律的不熟悉 。2017年,为贯彻“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探索域外法律服务新机制,为“走出去”主体提供切实可行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经过周密论证与调研,部署了“一带一路”法治化建设基础性工程——“一带一路”法治地图。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既要整理、研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概貌和法律框架,又要重点梳理和翻译关于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知识产权、税收政策、外汇管制、海关关务等商贸领域的重点法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急需的法律指引。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取得初步成果。本月26日,该平台将正式上线试运行。预计至今年底,64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内容将全部建设完成,并面向公众开放。” 该项目承建单位、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执行理事长肖璟翊介绍说。

158家法律机构、1700名专家组成专家库  

覆盖全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与法律出版社(司法部直属的法律专业出版机构)跨地跨界承建。其中蓝海中心具有丰富的为政府部门、立法机关、司法及仲裁机构、国内外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域外法律查明服务的成功经验,已与158家域外法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1700多位个人专家组成的专家库,覆盖全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出版社是“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法律专业排名第一、“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被引用图书数量排名第一的权威出版社,可为平台提供专家资源与知识资源的有力保障。

据介绍,“一带一路”法治地图(一期)建设周期三年。本项目的总目标是:一, 提供 “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投资领域微观法律检索服务。二,出版《“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重点国家和地区法治地图出版物,提供法律查明方法与路径。三,梳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制体系,形成“一带一路”微观法治地图平台和宏观法治平台两大平台。

出版“一带一路”法治地图丛书。通过线上电子书、线下纸质出版物两种形式呈现。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治发展水平、法律体制的代表性以及与中国投资贸易的密切程度,选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以色列、阿联酋、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并对相关成果整理形成纸质出版物。对上述10个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为读者提供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概览;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司法制度,包括法律渊源、立法程序、法院系统等进行全面介绍。此外,出版物还针对中国主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需要高度关注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如公司法、税收法、贸易法、投资法、相关投资优惠、当地政策等进行详细论述,配套相关案例分析和解读,增强出版物的参考性与实用性。值得一提的是,出版物还介绍了查明这些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方法、资源和渠道,为读者提供自主初步查明目标国家法律的实操指南。

打造微观法治地图和宏观法治地图。其中,微观法治地图平台是“一带一路”法治地图线上平台专门提供重点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贸相关重点法律文本翻译的版块。微观法治地图以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判例、法规和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检索和翻译为内容,精选重点外文法律文本进行翻译,旨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有关贸易和投资的专业法律知识服务。法律文本主要涉及当地投资法、贸易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土地法、诉讼法、仲裁法等重点法律文本、相关判例的翻译及前述重点法律修正案的更新翻译。

宏观法治地图平台是“一带一路”法治地图线上平台上,以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样化形式,总体介绍沿线国家和地区除法律领域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内容板块。主要提供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基础设施、能源和医疗卫生等宏观环境信息,提供形象、专业、具体的人文地理信息服务,旨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有关国家的全面性介绍以及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公共知识服务。

克服障碍  建设浩瀚的法治地图

肖璟翊告诉记者,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所涉及的内容十分浩瀚,难以一蹴而就。前海制定了分重点、分阶段建设方案,分三个层次开展工作。第一层次,优先收录“一带一路”沿线法治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判例和政策;第二层次,对“一带一路”沿线法治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优先收录对外贸易水平比较高、对外经贸往来立法比较完善的国家;第三层次,对于“一带一路”沿线法治水平相对落后、经贸相对欠发达的国家,优先收录具有与中国发展经贸往来有潜力的国家,主要是那些国内外政局稳定、拥有广阔市场和特色产业且政府全力支持发展对外经贸的国家。

在法治地图建设过程中,承建单位利用广泛的专家库优势,克服了涉及众多语系的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障碍、 信息源采集困难的障碍。他们广泛联络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律协律师所律师、仲裁及调解机构、商会等合作机构,到当地进行调研,通过访谈、座谈、讲座、圆桌会议等形式,获得第一手最新法律及经贸、政策相关资料。

肖璟翊介绍说,目前,“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已经完成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东南亚片区的基础内容建设;完成了蒙古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信息梳理,翻译并收录了法律、判例、法规近600部约600万字;完成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共7个重点国家及地区线上线下法律查明出版物。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怎么使用?

肖璟翊介绍说,“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成果受众范围广泛,包括法官、仲裁员、律师、国内“走出去”企业法务、高校学者等,群体多元,应用场景丰富。

【应用场景举例一】查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

诉讼和仲裁的国内当事人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适用问题存在疑问,或为便于法官或仲裁员对案情适用该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情况进行了解。当事人可登陆法治地图线上平台,对该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规定、判例进行检索。

【应用场景举例二】尽职调查

A公司计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X国购买矿产。在正式决定是否在X国投资之前,A公司可先登陆法治地图线上平台,并点击宏观法治地图版块,对X国的整体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营商环境进行初步全面的了解。在决定投资时,若A公司对其公司某些做法是否符合X国法律存疑,可登陆法治地图线上平台的微观法治地图平台,对该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民商事、劳工、环保等方面进行查明和了解,并可进一步检索当地相关的判例进行参考。

【应用场景举例三】 法律研究

B立法机关在立法工作中,需要搜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立法经验,并梳理相关法律资料;C政府部门需要学习借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模式,需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D高校拟进行相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比较法课题研究,需要搜集整理研究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相关法律及判例。

以上应用场景,皆可通过登录法治地图线上平台的微观法治地图平台,进行查明检索,获得清晰的指引。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马培贵/文 耿超逸/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