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一曲家国赞歌!北影节开幕影片《音乐家》定档5月17日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9-04-16 20:45
摘要

日前,战争音乐电影《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正式拉开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序幕。

日前,战争音乐电影《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正式拉开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序幕。影片根据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改编而成,由国家一级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执导,胡军、袁泉、阿鲁赞·加佐别可娃、贝里克·艾特占诺夫等中哈两国知名实力演员联袂出演。近日,本片正式宣布定档5月17日,并发布了概念海报。

定档海报。

电影《音乐家》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中国传奇音乐家冼星海在莫斯科参加后期制作工作,突然爆发的战争使得他流离失所,几经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极端寒冷和饥饿的残酷环境下冼星海幸得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救助,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神圣之战》《阿曼盖尔达》等经典作品,并修改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用音乐治愈了战争中百姓苦难的心灵,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


冼星海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十分熟悉,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更是耳熟能详,然而他在生命中最后几年孤身一人滞留哈萨克斯坦,那短暂而传奇的经历,却很少有人提起。今年恰逢《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80周年,电影《音乐家》获得冼星海女儿冼妮娜授权,特别选取了此段历史,为观众带来《黄河大合唱》的完整修改过程,揭秘冼星海鲜为人知的艰难岁月。


据悉,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冼星海对中哈友谊做出的伟大贡献,整个拍摄团队竭尽所能,曾耗时两年在中哈两国实地走访,收集与冼星海有关的许多一手资料,无时不刻不被冼星海炽热的家国情怀和与哈国音乐家的真挚友谊深深打动。摄制组辗转中哈俄三地拍摄,前后历时近五年,先后有300人参加剧组,两万人参与拍摄。而拍摄过程中,冼星海的扮演者胡军因为出生于音乐世家,他不仅对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如数家珍,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角色特质,更是亲身上阵完成了多处拉小提琴、弹钢琴的镜头。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