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去“OVERPOP波普之上”看当代艺术

驻沪记者 匡彧 文/图
2016-09-05 01:36
摘要

9月4日,聚焦当代新美学和新态度艺术家的艺术展“OVERPOP波普之上”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幕。近20位优秀中西艺术家联袂呈现出一个行走在“现在时”和“未来时”的艺术现场。

430003510456586500

“OVERPOP波普之上”展览现场

9月4日,聚焦当代新美学和新态度艺术家的艺术展“OVERPOP波普之上”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幕。近20位优秀中西艺术家联袂呈现出一个行走在“现在时”和“未来时”的艺术现场。

本次展览缘起于余德耀基金会的一批出色收藏品。参展艺术家通过油画、雕塑、影像和行为等媒介进行跨界创作,他们中不仅有当代艺术界的中坚,也有以作品闻名的新锐,比如何岸、刘野夫、徐文恺、童昆鸟、郑曦然、海伦·马滕等等。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对这个时代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体现了今日新艺术的潮流趋势,也是当下中国和世界的镜像。

16923734063215207

“OVERPOP波普之上”展览作品

策展人之一杰弗里·戴奇本人就是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曾策划了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在中国的第一次展览,本次展览“OVERPOP波普之上”的名字就出自他的创意。在开幕式现场,温文尔雅的杰弗里·戴奇介绍说,此次所选的展品都体现了波普艺术传统的深化,是对一种强化现实图景的刻画。这些艺术家都是站在艺术和新技术的结合点进行创新,不仅回应了互联网对视觉环境的冲击,更不露声色地揉捏进波普艺术传统。他们的作品强调工艺和执行过程的精确性,属于工业和手工艺制造业的美学范畴。

1357000019m

“OVERPOP波普之上”策展人杰弗里·戴奇(左)和凯伦·史密斯(右)

另一位策展人凯伦·史密斯已经在中国生活了25年,能说流利中文的她非常熟悉中国艺术界。她说,中国当代艺术家和同时代的西方艺术家成长过程极为不同,他们没有经过一个渐进性的发展摸索过程,而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下子接触了太多新知资讯和艺术门类。这种特殊性无疑令他们充满活力,对当下和“语境与呈现方式的冲击”极富洞见。可喜的是,占据近期中国各种主流展览的正是这样一批锐意有为的中国艺术家。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