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20周年,4月13日,由深圳交响乐团和澳门乐团组成的超大编制联合乐队奏响德国浪漫派晚期的伟大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的四首歌》与《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献礼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恢弘的管弦阵容,演绎出电影画面般层次渐进的音乐语言,令到场观众如痴如醉。
在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舞台上,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曾一再得到世界名团的演绎,然而,想要听到作曲家的最后一首交响诗作品《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却并非易事。乐曲中,细腻的管弦描述需要150人左右的大编制乐队,受制于此,该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上演频率都远低于作曲家的其他经典之作。
现场,在深交音乐总监林大叶的指挥下,理查·施特劳斯在他学生时期的那次难忘的攀登阿尔卑斯山的经历缓缓展开。该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在低音弦乐的长音蔓延中,“登山者们”由夜出发,随着弦乐的有力前进,圆号与长号的出现营造出山涧峭壁的险峻与不安,在管弦的配合之下,这场登山经历了日出与湍流,灌木与瀑布,在长号与双簧管的加持下登顶,并在终曲中再次入夜下山。在管弦乐的细致交融下,由日出到日落,险峻与美景交融着作曲家的丰富情感和盘托出,配器的细致表述让画面与情感不再晦涩难懂,这部有“电影音乐”之称的恢弘制作得到了现场观众们长久而热烈的鼓掌欢呼。
此外,乐团与德国女高音卡特琳·阿黛尔共同演绎的《最后四首歌》是作曲家生命最后的作品。据澳门乐团总经理曹伟妍介绍,选取这两首曲子作为献礼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作品,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作曲家艺术生涯中的巅峰水准,充满了攀登精神和诗意浪漫。
澳门乐团成立于1983年,其前身是澳门室内乐团,成立之初属于半职业性质的音乐团体,自2001年起,扩建为双管编制的管弦乐团,并定名为“澳门乐团”,现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吕嘉,这是该乐团在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二度亮相。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