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4月12日透露,该关经过3个月的持续跟进,积极应对,以色列方面接受相关强制性标准实施的评议意见,将标准生效日期推迟至2020年12月20日执行,整整推迟18个月,为我国企业对照标准设计整改、重新测试和产品切换赢得时间,惠及全国约40亿元信息通信产业(ICT)设备出口。
深圳海关有关专家表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14年发布《IEC 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以下简称IEC 62368-1:2014),该标准引入“防止潜在危险的安全工程”的全新概念,采用疼痛和伤害模型,根据能量的危险性,将能量源对人体和易燃材料的影响进行分级管理。以色列修订标准的依据正是IEC 62368-1:2014。
IEC 62368-1:2014出台后,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启动了标准修订工作,欧盟CE、美国UL等纷纷将该标准纳入认证体系,并不断不断进行完善和修订。2018年10月,更加完善的IEC 62368-1:2018正式出台并得到国际社会和业界的普遍认同。在不断完善和跟进修订这一标准过程中,欧盟将其相应的技术法规生效日期修改为2020年12月20日,美国也将其相关法规生效日期从2019年6月20日延期至2020年12月20日。
正当业界普遍认定2020年12月20日是IEC 62368-1在各国和地区落地的截止日期时,2018年8月27日,以色列发布《SI 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并定于2019年6月20日正式实施。与同样采用国际标准IEC 62368-1:2014的欧美国家相比,以色列提前18个月实施。
“由于过渡期相对较短,我国企业不仅难以确保产品合规,同时还会因全球市场技术标准的不同步增加生产经营负担。”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关高度重视,在海关总署国际合作司的业务指导下,组织研究解读,研判新规影响。据评估,我国对以色列出口的7大类约40亿元信息通讯设备将受到影响。
据悉,深圳海关用了3个月的时间走访调研多家信息通讯设备出口制造企业,发现ICT行业内已认可IEC 62368-1:2014,并按照该标准逐步推进合规整改,但以色列突然发布的实施新标准,打乱了企业技术升级的计划。同时,企业反映,由于该生效日期早于欧美等其他地区18个月,加之IEC 62368-1:2018已于2018年10月4日正式发布,若以色列继续跟随新的IEC标准更新技术要求,企业将不得不在短期内继续重复整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基于企业核心诉求,深圳海关按照WTO规则,对以色列新强制性标准进行通报评议,提出评议意见“建议延长强制性标准SI 62368第1部分的生效日期至2020年12月20日”。2018年10月22日,深圳海关评议意见获海关总署采纳并通过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正式通报以色列。
2018年11月,以色列通报表示完全接受中国海关提出的评议意见,并在2018年11月22日发布G/TBT/N/ISR/1024勘误通报,《SI 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自2020年12月20日生效,从而为中国企业赢得18个月黄金般的延期。
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欧美的技术法规、标准是国际市场技术准入的风向标,部分国家会直接采用或对标执行。深圳海关将加强对欧美新规解读,合理运用WTO规则,组织开展通报评议及特别贸易关注议题征集上报,助力中国企业更好的拓展国际市场。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