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央行在新年首次宣布降准,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针对此,有银行业人士分析,目前我国降准空间仍高于降息,因此央行采取“单降”。而在此次降准之后,将导致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继续下降。
“虽然降息比降准效果更快、更明显,但在2015经历了5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降至1.5%的情况下,未来即便是零利率,我国最多也只有6次降息。”29日傍晚,在第一时间获悉降准消息后,有银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此相比,虽然2015经历了5次降准,我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依然高达17.5%,而历史上的最低值仅6%,这意味着降准空间依然巨大。因此,此次央行采取降准来释放流动就再自然不过了。
尽管此次“单降”未触及银行利率,但我市银行普遍认为降准将带来市场资金面的进一步充裕,银行资金面逐渐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难以逃脱继续下滑的命运。“预计近期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将跌破4%。” 融360分析师告诉记者。
“为追求更高收益,市民可能出现新的存款搬家。”在景田某国有银行网点,理财师刘先生举例,市民可能原本把钱放在银行存款里,现在会把钱放在互联网宝宝、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里。总之就是理财收益越来越高,风险也逐渐增加。
对此,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老百姓理财意识加强是好事,但不要盲目追求高风险,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做到“四不”:1、不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2、不买不熟悉也没有经过研究的理财产品; 3、不要盲目跟风,看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 4、不要过于相信专家的意见,专家的建议未必适合每个人。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