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集资诈骗3000万 这家上市企业专骗老年人

记者 王若琳
2016-09-01 02:08
摘要

一家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被指控在多地设立分公司,以高额回报专门吸引外地老年投资者进行投资,涉嫌集资诈骗,涉案金额达人民币3140.5万元。31日,该公司4名高管及工作人员作为...

202121_6rjo_115004

一家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被指控在多地设立分公司,以高额回报专门吸引外地老年投资者进行投资,涉嫌集资诈骗,涉案金额达人民币3140.5万元。31日,该公司4名高管及工作人员作为被告,在市中院受审。4被告否认集资诈骗罪名,仅承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被控集资诈骗3000余万 专骗外地老年人

据检察机关指控:2014年3月,被告人孙某喜为非法融资,注册成立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地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办六联发方村33-35号),并雇请被告人赖某刚为公司董事长兼法人代表,宋某志为公司总经理、薛某宇为公司财务会计,期间先后在长沙、南昌、上海、常州、广州、佛山等地设立6个分公司,被告人赖某刚均在上述分公司任法人代表。被告人孙某喜伙同被告人赖某刚、宋某志、薛某宇等人以6个分公司为营销点,以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总部设立生产线生产“玛卡片”等保健产品为幌子欺骗老年人到各分公司听课洗脑,向这些老年人宣传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功能和该公司的实力,并以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为诱饵不断吸引老年人向该公司投资。

起诉书显示,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常州、佛山等分公司非法集资,公司员工从投资者投资金额中抽取40%-48%不等比例的资金作为个人提成,剩余投资金额中扣除公司正常开支后余款再拨付公司总部。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募集到投资者的投资款后,仅生产少量产品用于本公司和分公司的展示,用于吸引投资者,并没有在市面上销售,而以上述方式吸收的资金主要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公司及个人债务和消费。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的非法集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统计,该公司被扣押的投资人《借款合同》中涉案金额达人民币3140.5万元,投资人数983人。

4被告仅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称曾想好好办公司

此前,4名被告均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嫌疑,被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批捕,并向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但起诉书显示,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孙某喜、赖某刚、宋某志、薛某宇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31日在庭审中,4名被告均对集资诈骗罪名予以否认,但承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告人孙某喜辩称,自己创办公司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确实想做点事情,对此赖某刚也口径一致。他们还对起诉书中所指控的部分案情提出异议,称“公司员工从投资者投资金额中抽取40%-48%不等比例的资金作为个人提成”这一情况不实,并称其公司研发的部分产品已经生产,但作为公司领导的孙某喜和赖某刚对生产产品的数量等情况表示不清楚。而被告人宋某志和薛某宇则辩称,他们是通过招聘进入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拿的是固定工资,并无股权、分红、提成等其他收入和获利,对公司的许多情况也并不十分了解。

涉案企业在前海挂牌上市 曾涉多起民事纠纷

记者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网站查询到,2015年6月24日该网站曾发布消息称,涉案的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股权代码665279。消息显示该公司总注册资金9000万人民币。

中国裁判文书网则显示,该公司曾涉及多起民事案件,其中包括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而网络上也尚能查到江西省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指忽悠老年人的新闻报道,工商部门还曾介入调查。央视网更有资料显示,今年5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曾以《伸向老人的“集资”黑手》为题,播出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集资诈骗的新闻专题节目。节目中称,该公司长期无生产经营迹象,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已经吸收资金1.2亿元人民币,涉及全国各地1100多名受害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年人。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