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圳市发放技能培训补贴8500万元 新增技能人才22万

读特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林浩
2019-03-14 19:55
摘要

9名“鹏城工匠”获50万元大奖“鹏城工匠”称号为我市设立的技能人才地方最高荣誉,授予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每年评选不超过10人并予以50万元大奖

2018年度“深圳技术能手”

3月14日,2018年度深圳市高技能人才认定暨技能大赛总结大会在深圳人才园举行。大会对2018年度新评选认定的9名“鹏城工匠”,对在全市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3名“工匠之星”和256名“技术能手”,在竞赛评比中获胜的37名“深圳好技师”和10名“深圳好讲师”进行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向我市首批5家“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5家“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进行授牌。

1人荣获技能人才国家最高奖项

2018年,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第十四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中,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周创彬同志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实现了我市在技能人才国家最高奖项上历史性的突破。“中华技能大奖”为我国技能人才的最高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30人,被誉为“工人院士”,获奖者均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工匠”。

此外,去年我市有4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称号。新认定市高层次人才27名,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5名、后备级人才22名。新评选“鹏城工匠”9名。新授予“工匠之星”荣誉称号3名、“深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56名。

2018年度“鹏城工匠”

9名“鹏城工匠”获50万元大奖

“鹏城工匠”称号为我市设立的技能人才地方最高荣誉,授予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每年评选不超过10人并予以50万元大奖。2018年,我市新评选出9名“鹏城工匠”,主要来自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社会服务等领域,大多为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创造出多项技术专利。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评选出28名“鹏城工匠”。


2018年度“深圳好技师”、“深圳好讲师”

发放各类技能培训补贴8500万元

2018年,全市技能人才新增22万,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31.2%。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技师工作站12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6个,全市累计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33个、技师工作站11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74个,其中国家级培养载体3个。

去年累计向企业和个人发放各类培训补贴8500万元,惠及15万职工,有力推动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年服务量达1.4万人次,继续教育年服务量达1.5万人次。组织3批“技能菁英”赴美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地学习研修。完成市级高技能人才技术改造项目16个。


2018年“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和“粤菜师傅培训基地”

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可获100万元奖励

2018年我市共举办市一类技能竞赛39项、市二类技能竞赛36项,面向全国举办“工匠之星”技能大赛2项,涵盖先进制造、创意时尚、运输物流、社会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超过10万名职工踊跃参与,“深圳技能大赛”品牌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深圳选拔赛,承办省级选拔赛5项,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牌设立国家集训基地3个。全市共选拔输送11名选手入围平面设计等6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入围人数和项目均为历届最高水平。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对技能竞赛获奖人员的奖励,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奖励100万元、60万元、40万元、20万元。

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最高可获200万元补贴

去年我市依托餐饮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单位,建设市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和“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各5家,深入开展粤菜技能培训、绝技传承、成果交流等活动。积极开展粤菜师傅技能扶贫,对我市对口帮扶地区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粤菜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技能脱贫、技能致富。新开发广式点心制作、广东烧味制作、潮式风味菜烹饪、潮式卤味制作、客家风味菜烹饪、广府风味菜等6项职业技能项目,全面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专项能力考核,对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培训补贴。下一步,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将加大对“粤菜师傅”资助补贴力度,符合条件的“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可获得最高200万元资助,“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可获得最高50万元资助。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林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