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记忆——郭炳安的速写故事”8月30日下午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100幅郭炳安创作的写生画稿。这些作品带领观众透过观看纸端那富含叙事性的、却带有诗意的写生世界重新审视自己身处的现实世界。
郭炳安,1943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广东番禺人。196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随即分配至宝安县(现深圳市)正式展开伴随其一生的艺术创作、美术馆建设与管理之路。他是一位备受深圳艺术界、美术馆界尊重的艺术家。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借由手上的速写本介入和验证世界,深入生活,感悟艺境。
郭炳安早年在香港写生
据悉,此次展览展现郭炳安的艺术经历与创作之间的关联,展览以画者及友人讲述简短故事及艺术感悟的形式一幕幕展开,文本、作品、图片对应叙述,意图激发观众对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与体验(家乡、城市、异域……)做出回应,产生共鸣,启迪艺术想象甚至引发透过艺术创作做情感表达。
郭炳安是深圳文化艺术的目击和参与者,他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记录了深圳的变迁。他在早年的时候创作了一批反映深圳题材的作品。例如:布吉公社、早期的深圳河疏浚工作场景等等宝安县的一些题材作品。郭炳安用速写记录了来深圳的第一辆货柜车,就在当时住处旁边的工厂,后来还发展为一张创作《特区变化-鹰》。
第一辆货柜车
七十年代--文锦渡口岸
特区速度-国贸
七五年--深圳河工地
蛇口海上世界--明华轮
渔村码头
再譬如,深圳当时还处于建设初期的转折点,只是简单承接来料加工,例如穿胶花,穿葡萄籽等,郭炳安的女儿直接参与到其中,他于是画了一张女儿穿胶花的速写;特区初期出现了开放式的卖东西的商店,创作了一张‘小小时装店’。郭炳安说,“这些作品是让我动心的,普通人可能很难感觉得出来,但是本人把这些变化记录了下来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时间记忆,还是让我很兴奋的。”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关山月美术馆展览部的程平接受采访时表示,郭炳安把老深圳题材的作品全部捐给关馆收藏,“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家在深圳开的麦当劳、第一辆从香港开过来的货柜车等等,他把时代特点用画笔记录下来,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积淀。”
特区印象-麦当劳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此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关注本地艺术发展、关注深圳老一辈艺术家系列学术展览的重要内容。“和炳安先生倔强、耿直的性格所不同的是,这些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看似平淡无奇,但却亲切可信,意趣隽永,特别是其中浓郁的地方风情、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传达出极深的艺术感染力。”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