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广东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在会上相互交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读特记者 何龙 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他们纷纷表示,营商环境的改善并不仅仅意味着政策的推出,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政策落地,服务到需要服务的企业。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营商环境的改善将会聚集更多的企业,产生更大的生产力。
进一步减税降费,给企业松绑鼓劲
“要重公平、优环境,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翟美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营商环境还有待持续改进,希望能在放宽民间投资准入、简化审批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出台配套措施,对民间投资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及歧视性条款。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谈起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直言,“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好成绩,总结起来就是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刘汉元认为,实践已经证明,行业“放开了”,老百姓就得利了,产业实力也有了。“因此,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管和服的优化,各种资源要服务于社会的经济细胞。”
他打比方说,正如人体一样,血液活、细胞不断更新,生命力才会强;经济要发展,如果没有细胞的活力,也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向好。他总结说,“‘放’是给企业营造好的环境,‘管’是引导企业走向必要的规范,‘服’是支撑企业做得更好、跑得更快。”
破除“信息孤岛”,助力银企有效对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韩沂调研发现,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银行服务民企与中小微企业所迫切需要的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银行无法免费快捷地获取,存在信息“贵”“缺”“断”等问题。
韩沂建议,总结推广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便捷的渠道、低廉甚至免费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税务、工商、民政、司法、海关、公积金、公用事业缴费、不动产登记等各类信息,助力银企双方有效对接。
“当务之急是消除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破除‘信息孤岛’。” 韩沂表示,应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的全国统一信息平台为主、其他第三方信息平台为辅的信用体系,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