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小组讨论发言中提出,国家要发展智能制造,要通过职业教育持续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而社会上关于“上职校不体面”的观念也该更新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同时提出了职业院校今年扩招100万人、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亟须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的提法让代表委员们十分兴奋。
“教育需要深化改革。过去重视普通教育,很少人关注职业教育。大家都谈‘大国工匠’,说我们缺技术型人才、缺少工匠。为什么呢?”丁向阳说,这主要源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有不合理的看法:“谁家有孩子上职业学校,感觉没面子、没出息、没地位、没未来,都不敢出去说。但实际上,新加坡上了初中就有70%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瑞士、丹麦、德国等国家的发展中,职业教育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丁向阳表示,当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观念应该改变:“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职业教育采取学分制,和普通教育之间建立‘立交桥’,可以互通。将来在落户、考公务员、晋升方面也都不是问题。”丁向阳说,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扭转“上职校不体面”的观念,为国家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