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竞争新优势的开放新高地
张晓铿
2021-05-22 12:06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统筹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区、综合保税区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开放平台注入竞争新优势与新动力,是应该持续用力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

一、以增强“三力”为价值导向

增强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自贸港、自贸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承担着促进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拉动内需和外需等职责使命,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对标国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是其必然要求。譬如,在国务院2019年下发的《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更加注重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明确了允许区内加工制造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区外委托加工,促进手机、汽车等零部件内销便利等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保税制造”与“国际贸易”双轮驱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奠定了政策基础。

增强生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商环境是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譬如,2020年前18家自贸区共设立企业39.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763.8亿元,以不到全国4/1000的国土面积,实现占17.6%的外商投资,自贸区通过不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促进投资与跨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吸引外企和外资的引力场。再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的跨电企业为例,国际物流通道是否顺畅带来的物流成本、供应链金融是否便利带来的融资成本、海关通关是否高效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跨电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带来的效率竞争、能否叠加“保税+实体新零售”等带来的模式竞争等,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育发展。

增强软实力,实现治理能力变革。于自贸港、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型经济平台内,开办企业、办理用地和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信贷、纳税、办理破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将一些业务环节从串联改并联大幅提升效率,有效破解各类“中阻梗”和“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其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治理能力革命。更需要深化简政放权、推行公正监管,更需要通过差异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探索,是政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二、以实现“三高”为治理路径

坚持目标导向,实现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重要参考,特别是高度关注该40项指标中,“效率”+“成本”2项指标多达32项的评价导向,深化研究并举一反三,努力在对接国际通行营商规则、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加快营商环境立法进程,特别是加强程序性规制建设,保障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加快于各对外开放平台中建设稳定公平透明、适宜开放创新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向全球和社会介绍中国营商环境,是接轨国际、市场主体导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方法论的生动诠释。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痛点和堵点高精准。要树立市场评价是第一评价、企业感受是第一感受、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的理念,自下而上完善联系沟通机制。首先是提供面向全体企业的直通车沟通机制,大企业资源丰富,与政府各部门沟通较为顺畅,而中小企业往往在经营过程中,一些诉求、难点、痛点无法及时反映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中来,成为未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要聚焦企业发展全周期,围绕“提效率”与“降成本”两大核心,在行政审批上打出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让企业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经最少的程序办成事;在降低成本上,从自贸区、自贸港、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型平台企业每年财税贡献中,拿出一定比例投入发展诸如冷链加工、二手车出口、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产业新业态,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打造“5G+”智慧监管服务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大力改革创新,协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物流成本、通关成本及引进人才成本等。譬如,2021年4月30日,广东省地方金融局和广东省商务厅携手相关保险龙头企业,推出“广东对外贸易与投资企业风险管控平台”,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专业咨询和保险服务,成为帮助企业防范走出去所面临投资风险的有益尝试。

坚持结果导向,优化服务与监管高集成。要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地方政府、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直属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的共同价值追求,从而形成治理的集成性、协同性、系统性。特别是在完善制度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优化监管服务往往涉及多个制度、规定的多个条款,需要各相关部门政府部门同频共振、同步优化。深圳市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为充分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市发改委、市规划国土部门联手在全市梳理了3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在简政放权、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等方面持续改革攻坚,以数字技术推动跨部门革命性流程再造。汕头市举全市之力搬掉融资难税负重、交通秩序差、建筑领域审批效率低、环境卫生不整洁等“五座山头”,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赚到钱,真正依靠好口碑、好环境推动发展。另外,企业方面,同样是营商大环境中的重要一员,必须诚信、守法经营,为营造健康的营商大生态作出努力,真正认识到享受政府和社会优质服务的大前提是“守法便利”。汕头综合保税区一方面在全面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后,成立10个改革攻坚组和16个指标优化组,对营商环境进行系统治理;另一方面,在区域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企业如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破坏生态环境、走私违规、拖欠工人工资等情事,则取消享受区域年度奖励扶持优惠政策。以“一票否决”强化对企业守法经营的管理刚性。

对外开放平台身处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前沿,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面向全球竞争体现新优势的核心和关键,是应该最用功、最用心,也最用力、最用情的地方。(作者系汕头综合保税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原标题《打造具有竞争新优势的开放新高地》)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