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期,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引发关注。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怎么样?心理健康需求是什么?
2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聚焦“心理健康”,从学术视角研究和分析2017~2018年我国国民及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报告指出,我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蓝皮书指出,我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测查,涉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个城市,其中直辖市4个、省会城市16个、非省会城市19个。结果发现:我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到中度心理问题。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如从表面上看问题则易被忽视,但本人内心有不适感,也会妨碍能力的正常发挥。如不进行心理辅导,可能自发缓解,也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应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如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有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
2011~2012年,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的这两项分别为2%和13.8%。这四年间国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相对变化不大,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一些。
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
蓝皮书指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近年来曾三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而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国民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后面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等心理相对健康
蓝皮书指出,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等心理健康程度相对较好。
调查发现,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历年来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公务员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2009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三次全国调查。结果发现,科技工作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各方面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轻度问题广泛存在、重度问题占比小于普通人群的特征。但跨年度的横断数据比较与小样本追踪数据比较都显示出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轻微降低的趋势。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来说,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与一般国民群体相比要差一些,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一项对1994~2011年的230个研究涉及88500名教师的元分析显示,18年间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这种下降的趋势有一种加速的现象,特别是在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的问题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变差趋势。
目前比较一致的发现是近几十年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呈相对平稳的状态,也有略微上升的迹象,但在一些具体的情绪问题上可能存在与大趋势不尽一致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逐年改善与城镇化、国民收入、大学生比例、消费水平、招生数、财政支出等社会因素有关。同时,相比其他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最为领先和系统,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心理健康工作往往也较为领先,而这些对于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医护人员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
医护人员、农民工群体等心理健康程度相对较差。
蓝皮书指出,医护人员从事的是高压力的职业,专业要求高,工作压力大,加之我国“病人多,医生少”,医患关系紧张等更使得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对医护人员的调查研究普遍发现,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人群的平均水平。2017年的一项元分析,分析了2006~2016年的61篇研究文献的109组研究数据(包括18616名医护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我国的普通成年人的平均水平要低,其中焦虑、偏执、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医生群体中外科、急诊科和儿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与2011年的元分析相比,2011~2015年间我国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断变差的趋势。
医护人员中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相似的情况,护士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风险。研究发现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一项对2011~2015年我国护士心理健康的元分析发现,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显著低于全国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与2011年相比,2015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整体恶化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还有农民工。2012年针对14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研究分析发现,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年代变化来看,农民工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在上升。如针对1995~2011年的研究发现,在这17年间农民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是逐步上升的,其中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最为明显,制造业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升而建筑业的农民工并没有。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与总体趋势是相反的,这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在下降。有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流动时间和流动范围有关,流动时间越长、流动范围越大(跨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流入新一线城市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传统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的农民工。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