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 | “涨声”激发减持意愿,花样不断翻新

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9-02-15 08:04
摘要

投资必读

近期股价“涨声”一片中,各家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意愿也更为强烈,直接减持的速度也更快。2月14日晚间已经有华凯创意、京天利、任子行、宏信电子、鲁泰A等披露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进展,多数在2月13日、14日卖出了近期减持的最高价格和最多股数。14日晚间还有元祖股份、美思德、东方日盛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发布减持计划,其中中原证券公告称,持股15.71%大股东渤海公司拟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清仓减持。

此外,2017年“5·26最严减持规则”对大宗交易市场冲击很大,也催生了可交换债、股权转让等减持方式的勃兴。多位市场人士透露,目前大宗有对赌、兜底、代持等新减持方式,可以为股东减持提供多元的交易服务。

一、宏观面

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在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意见》提出,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周四(2月14日),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2000亿元逆回购到期自然回笼,至此,本周以来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到期已净回笼资金近万亿元。市场人士指出,在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水平较高的背景下,公开市场操作很可能继续暂停,即便如此,得益于节后现金回流的支撑,预计市场资金面将延续宽松,不过资金利率中枢将趋稳,相应债市利率下行动力减弱。

3、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专家认为,1月份我国出口增长取得超预期增速,外贸迎来“开门红”。同时,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的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外贸优化结构、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二、中观面

1、深交所从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718份2017年年度报告中,选取25份优秀案例并配发点评,引导上市公司在编制年度报告时,除披露年度重要的财务信息之外,还应着重对公司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价值实现过程、经营情况及风险等非财务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分析,力求“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

2、日前,证监会召开科创板座谈会,一批参会投行、创投的反馈意见都集中在实操执行层面,包括估值体系、询价发行、网上网下配售比例等。有分析人士表示,“注册制更多是让市场去定价和选择,而不是交易所和投行选择,所以是上市条件而非发行条件。市值指标才是核心指标,财务指标高低意义并不大。”

3、截至昨晚,35家A股上市券商1月业绩数据披露完毕,合计营收171.07亿元,实现净利润61.23亿元,其中15家券商单月净利润环比、同比双双下滑。业内人士认为,月度业绩数据差异主要和交易量有关,同时,每逢季度末和年末,业绩数据通常会好一些,因此1月份的业绩数据环比普遍较差。

4、根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研究显示,2013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增强了资本市场的吸引力。5年来,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增长迅速,2017年全体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较2013年分红7515.02亿元增长了49.41%。

5、从中央到地方都明确了2019年智慧交通发展目标和动作,该领域迎来风口期,众多资本鏖战超万亿市场。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铁总拟牵手民企布局高铁+共享汽车等领域。

6、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一月来,房地产企业融资计划公布的总额已经近90多起,合计金额超过2100亿元。高涨的融资需求背后,是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根据中信建投统计,2019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逾3700亿元,今后三年都是偿债高峰,2021年将达到峰值,逼近7500亿,三年累计到期债务超1.5万亿。

三、微观面

1、已停牌超过三年的*ST新亿最近想复牌了。上交所2月14日对公司下发《监管问询函》,直指公司存在多笔“陈年旧账”未清理,包括公司目前仍涉及重大违规事项的立案调查、破产重整的再审审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振、公司治理不健全以及资金往来情况不明等重大不确定性事项。

2、由于在2018年业绩预增公告中,未对非经常性收益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方大集团深陷玩弄“文字游戏”的质疑,并因此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而在2月14日,方大集团也正式对深交所的问题进行回复。对于利用信息披露操纵股价等质疑,方大集团予以否认,同时,方大也明确表示,公司信息披露不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等情形。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